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丰满学生的情感,诗化孩子的世界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城东小学   郭仙丽

  【摘要】:“一个不曾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孩子,一个极少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孩子,他的情感世界将是枯涩无味的,他的精神世界也将是极其荒芜和可怕。”对于当今社会的孩子,更是需要从阅读中获得生命的养分,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就搭建平台--与书有个亲密接触;走进经典--接纳心灵的阳光雨露;内化延伸--让阅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这几方面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具体有效的引导。

  【关键词】:小学  阅读  引导

  学生,尤其是正值金色童年的中小学生,向来被大家公认为是祖国的花朵,纯真可爱。可是近几年来,有关学生自杀、杀害教师等喋血事件却屡有发生。这在人们心里,特别是我们这些正每天与学生接触的一线教师心里,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在网上搜索,有关校园暴力新闻达到66万条之多,而近期我国校园发生的杀师案,更是把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学校,本该是社会的一方净土;学生,本该是一群无忧无虑、纯真可爱的小精灵。然而,现实的反差,不禁令人深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兼中队辅导员的我,也不得不时常反省,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哪里出了偏差,以至使我们的学生走上了偏路、绝路。

  我们都感觉到现在的孩子从上学开始就大都像大人一样开始为学业所累,他们的学习压力确实不小。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之上。”王小波也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是的,人生是充满劳苦的,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能通过阅读走进一个诗意的世界,从而使他们的人生成为一段快乐的旅程。

  阅读是让学生走进诗意世界的必经之路。因为“一个不曾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孩子,一个极少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孩子,他的情感世界将是枯涩无味的,他的精神世界也将是极其荒芜和可怕。”而人的外在行为不正是其内心世界的流露吗?只有让学生的情感丰满了,精神积极向上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也才能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他们的人生才能与真正的幸福结缘,他们的世界才能真正诗意起来。只有这样,当孩子们的内心接受了“阳光”,那可怕的“阴暗”自然也就无影踪了。古今中外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无不是热爱阅读的人。因此才有了那么多赞美书的格言: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书籍--举世之宝--梭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关于读书的格言真是举不胜举。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产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如新课标所提到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样的阅读不单指有效的课内阅读,产生持久功效的更是长期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这是一项慢功夫,需要学生将阅读当成一个习惯来养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积极营造读书的氛围。

  一、搭建平台--与书有个亲密接触

  1、由孩子们自捐图书,建立班级“读书台”,选拔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借阅制度。同时设计班级读书标语,张贴于教室墙面,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散发浓浓的书香气息。

  2、定期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分发经典的图书目录,引导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选购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图书,比如经典的童话故事、儿歌、古诗词等。“并让孩子们养成写”阅读记录“(记载阅读日期、书名、作者、内容摘要及心得体会等)的读书习惯。

  2、每周评选一次”阅读之星“,运用激励措施,促使学生天天与好书交朋友。

  3、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等为话题,向同学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点滴收获。

  4、每周利用一些班级活动课时间,组织朗读赛、阅读知识竞赛、角色表演赛等活动,以赛促读。

  5、定期开展”好书交流会“”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童话剧“等活动,掀起读书的热潮。

  二、走进经典--接纳心灵的阳光雨露

  1、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们的内心充满想象,充满好奇,他们的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因此孩子们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曲折生动、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顺应学生阅读心理,从最能打动他们的情节入手,通过孩子们自身的知识、阅历等各方面的因素来调动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进而对整本书引发兴趣。这是进入阅读的一种方法--由点到面,产生阅读兴趣。

  例如,在推荐阅读《大林和小林》这本童书时,我先向学生做了简要的介绍:大林和小林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父母因贫苦而早早死去,两兄弟只好外出谋生。大林被富翁叭哈收养,改名唧唧,天天好吃懒做,养尊处优,在 200个仆人伺候下,变得肥胖无比。小林在资本家四四格的工厂里做童工,饱受欺凌和虐待,他和小伙伴们不甘心被四四格变成鸡蛋吃掉的命运,奋起反抗,打死了四四格。小林四处做工,最后当上火车司机。大林与蔷薇公主结婚,坐火车去海滨,与当火车司机的小林相遇。小林他们需要用火车为灾民运送救济物资,举行了罢工,大林叫来怪物推火车,怪物却把火车推到了大海里,大林漂流到了一个遍地是财宝的富翁岛上,饿死了。然后我再挑选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情节与学生分享:……从此以后,大林就不叫大林了,叫做唧唧。我们也管大林叫唧唧吧。唧唧就说:

  ”我真快活!这下子可真好了。“

  ”好儿子,来亲我一下!好儿子!“

  唧唧跑了过去,好容易爬上叭哈的肚子,和叭哈亲了一个嘴。

  叭哈于是叫二百个听差来,这二百个听差都穿得很讲究。叭哈对这二百个听差说:

  ”以后你们就伺候唧唧少爷,你们得听唧唧少爷的话。你们现在给唧唧少爷换换衣服吧,拣顶漂亮的给他穿上。“

  又对唧唧说:

  ”这二百个听差是专门伺候你的。这二百个听差都编了号,你就叫他们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第二百号,--用不着记他们的名字,免得你费脑筋。“

  那二百个听差就给唧唧少爷换了衣裳,后来又带唧唧少爷到一间很亮爽的、香喷喷的房子里。

  ”唧唧少爷,这是您的书房。“

  这间书房真好极了。桌子是寇寇糖做的。椅子是胡桃糖做的,上面铺了一层奶酪做的垫子。地板是玻璃的,亮得像镜子一样,再仔细一看,原来不是玻璃,是冰糖。”

  学生听了这翻介绍,自然而然就被书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心中产生了阅读此书的热切期望。

  2、让学生融入角色。

  经典作品富有文学性、故事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更是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让学生好好欣赏这些人物形象,说说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评价和爱憎,借助人物形象的赏析,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这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当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把握主流价值观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独立的见解,让他们在品味人物形象时将自己融入角色中,读出个人独特的见解。只有这种独特的个体生命被唤醒了,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当学生在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时,就不自觉地融入到小豆豆的角色中,自己就成了主人翁,快乐着她的快乐,也悲伤着她的悲伤。孩子们更容易从小豆豆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正是她的“调皮捣蛋”显示出了她其实是个天真善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之后,孩子们有的说自己真羡慕小豆豆,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有的说自己很喜欢小豆豆,是因为她像自己一样活泼开朗,喜欢和小伙伴们玩;有的说自己发现小豆豆想的问题也正是自己想问的。孩子们一个个在小豆豆身上找到了与自身的共同点,产生了心灵的共鸣,读出了个人独特的体会。

  3、品位语言文字的魅力。

  经典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独具魅力的语言。虽然我们阅读的是白纸黑字,可它向我们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让我们的思绪借着语言文字的翅膀飞向一个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目睹书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或轻松幽默,或活泼俏皮,或纯美抒情,或睿智灵动,这与作家的语言风格是密不可分的。于是,我们进入阅读的又一重境界,去品味文字,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这可以进一步净化学生的道德情感。

  4、心灵的自我关照。

  “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所以阅读交流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的读书热望。我们可以由某个作家的一部作品延伸开去,读一系列的同类作品,在阅读中比较、欣赏、提升。这是一个回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伴随此过程,学生由被动的阅读转向主动的阅读。漫步于经典作品中,学生在认识得到深化,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的同时,会蓦然发现“这边风景独好”。禁不住爱上了读书,进而流连其间,沉醉其中。

  三、内化延伸--让阅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引导儿童“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像作家一样地阅读,抓住阅读中每一次的感动,点点滴滴的想法与感受,将之化为心灵的文字记录下来。就这样,不断鼓励学生们阅读着,感悟着,交流着,收获着,自然涌现出创作的激情。

  1、班级阅读日志--交流感受。

  读了作品之后,让学生写点感受、写点理解、写点体会、写点看法,让读与写有机地融合。班级阅读日志是让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针对某一本书,大家轮流写阅读感言。可说说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可分析人物,可品味语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后一个同学在写自己的感言前还可对前一位同学写的内容作出自己的评价。一组学生写完,这本“班级阅读日志”就流动到下一组,继续写下去。这样的方式,学生很有新奇感,创作的积极性高涨。而且,这无形之中又为学生搭起了一个书面交流的平台,相互之间的启发会更多。

  2、个人阅读笔记--内化延伸。

  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众说纷纭,谈的内容很多,有发人深思的,有打动人心的,当然也难免存在偏颇之处。况且由于时间的限制,可能有很多同学想发言却又没有机会,于是,写个人阅读笔记就为他们提供了另一种内化延伸的途径。而且,在大家交流之后,写写个人的读书心得,可以让学生理清作品的脉络,学会概括要点,提出自己独特的阅读见解。只有这种个人的思想被点燃了,个人心中那本身潜藏着的对真善美的追求自然就会被唤醒并激活。

  关于阅读,需要我们个人不断地去发现、去实践,从切切实实的阅读行为中去自己领悟。

  只有当我们的学生都自觉地喜欢阅读了,如同呼吸一般自然顺畅了,那些先辈们流下的智慧、情感、人生态度等,就能不断地牧养孩子们的心灵,除去荆棘,积极向上的生命之树才能不断衍生。

  【参考文献】 :

  <1>窦桂梅,《玫瑰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15

  <3>窦桂梅,《为生命奠基》,浙江大学教育系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风景这边独好——由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说起……    下一篇:放飞心灵 乐于表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写作水平之我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