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别让语文课失了语文味 ——立足文本 发展语言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高龙小学  张莹莹

  摘要:本文剖析了当今新课程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接触文本语言的时间少、品味语言的训练少、内化实践的运用少等几种低效的泛语文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教师要真切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抓文本的亮点、空白点,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抓迁移点、转换点、情感点引导他们在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接触文本;品味语言;内化实践

  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理念推广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转变,人文内涵的发掘等发面做了许多努力,但仔细推敲我们的课堂,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以为只要是在进行读写听说活动就是在学习语文,或以为学习课文的内容就在学习语文。课件的堆砌,美术音乐的引进课堂,文本感悟的浅尝辄止,长期下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以下几种种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   接触文本的时间少,无益的课堂整合

  [现象]教师脱离文本搞拓展,以读图代替读文,以多媒体拓宽文本,以表演拓展文本。剥夺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去年听了一节《游子吟》古诗的教学,老师先是让学生自读,让学生在小组中互说,然后抽取代表发言。学生结合注释,很容易就把大致意思弄清楚了,但对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却未真正理解,而这两句是全文的难点所在。如果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读懂前四句,这两句的阐述可能就会有一定的问题。而教师只是简单地照着文意,将这两句意思译成自己的话,并明白这两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后,就急于对“母爱”这一主题进行发散,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歌颂母爱的情感表达出来。于是,学生就热火朝天地准备起来,在后来的展示中,有的学生摘抄并朗诵了歌颂母爱的诗歌,有的学生用图画来表现诗意,有的唱起了歌曲《妈妈的吻》。在这形似才艺表演的背后,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母亲的慈爱,游子对慈母的敬爱之情也难以感悟到。

  [思考] 接触文本恰恰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为何不带领学生认真品味文中那优美的诗句?挖掘那些动人的细节?课文插图中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在如豆的油灯下,睁着有些混浊的双眼,一手握线,一手捏针,正努力地串线。当孩子的也不负母亲的一片深情,还在利用最后时间温习功课,报答母亲。如果将这些细节抓住,那么母子之间的深情厚谊自然感受深刻了。而对母爱的歌颂,如果能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举出一两个例子,远比搞花样要实在得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的基本材料当然是文本。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显然,教学中教师不能抛开文本向学生灌溉一些抽象的思想感情,学生也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天马行空般自由发挥。引进教学资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而课堂上的一些热闹与繁华,它淡化了文本,纯粹为了作秀,所以是肤浅的、徒劳无益的。我们的课堂应该呼唤简约、朴素,多一份务实求真,少一点花哨。

  二   品味语言的训练少,变味的个性阅读

  [现象]教师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地方得不到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地方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地方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为缺少引导,我们的课堂上有了有头脑的南郭先生,他能看透形势,随机而动。做事老练,很会利用机会。有了在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情况下,却被活活烧死,死得不值,死得可惜,犯傻的邱少云。因为缺少深化,我们的课文仍是一堆无生命的文字符号组合,学生情感难以与文本共鸣。因为缺少训练,学生的思维难以在课堂上活跃。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情感色彩是浓了,但“咬文嚼字”的品味太少了。

  [思考]“作者思有路,遵者识斯真”每一篇文本都有自己固定的价值取向。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又要读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这才是阅读的正确轨道。从教师教学来说,就要维护文本的价值取向,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阅读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做为课堂的主导者老师,我们又可以如何去做呢?

  1 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文本的亮点指的是文本中精彩的地方,值得推敲的词句。抓住这些亮点语言诵读积累,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的培养。语文教学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人文世界。对关键词句包括标点要品味,对语意组合模式也要品味。新课程注重体验、感悟,重视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同时也明确指出“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例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中,当血肉之躯被烈火炙烤,邱少云不会不知道如何求生。那么是什么力量让他在烈火中坚持下来,王崧舟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就很好地引领学生接触语言材料,紧扣文本,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让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纹丝不动”的原因--“纹丝不动”的结果--不“纹丝不动”的后果,让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了邱少云英雄般的意志,内心充盈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2 寻找语言的空白点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许多“不确定”和“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和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作为教者,我们应当引领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我们在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课文中钱学森失去自由这一细节时,怎样让“自由”这个抽象的词在学生脑海中丰富生动起来呢?我们可以用:“在中秋月明,家人团聚之夜,钱学森只能(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钱学森只能(           );当电话铃声响起,钱学森只能(           );当(           ),钱学森只能(           )。”这个设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激发起学生对美国当局的愤和钱学森的敬。

  3  着力于比较

  学会用“增、删、调、换、改”等手段来品味语言,相比相知。通过比较可达到学习语言,敏化语感的目的。我在教学《爆竹声声》时,其中人们最早使用爆竹是将竹子锯成一段段的,保留两头的竹节,将竹筒扔进火里,空气受热膨胀就会爆炸。学生在回答时将“扔”说成了“放”,我顺势问他“你用的动作的词是放,课文中用的却是扔,放和扔有什么不一样?”一提醒,学生回答“放是轻轻地放,放在旁边。扔比较用力,站的地方比较远。”我再问:“那么,课文中能用放吗?”“不行不行!”大伙儿嚷了起来:“竹筒会爆炸,不能站得很近。”

  三  内化运用的实践少,无效的语言发展

  [现象]我们的很多课堂教学仅停留在“感言批文--入情得意”这一“前半程阅读上”,而忘却了“运思及物”这一“后半程阅读”。课堂上感悟文本多,语言实践少,语言表达空洞。一教师教学《五彩池》一课,理解课文后问:“假如你就是慕名而来的一名游客,你会怎样赞美五彩池?”学生摇头不语,少倾,终有一学生开口说:“五彩池很美很神奇!”再追问,又处于一片静默。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是什么让学生的语言如此贫乏?原来是平时的课堂上很少有这样富有情趣性的言语训练,导致学生“心中有数,口不能言”。淡化训练,意在避开“工具论”之嫌,然而,语文课不能少了训练。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有益的、有趣的、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言语训练放在恰当的情景中,使言语表达自然而然地“旁逸斜出”。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应成为我们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思考]文本是课堂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情感的源头在文本之中,对学生最具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进行架空的人文熏陶和单纯的语言技巧演练,而应以理解感悟内容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内化与外化兼收,从而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训练。

  语言实践还需要灵活运用语言。将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尤其是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1、抓迁移点。

  言语的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句式训练。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文本可供训练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替换或重组言语材料,完成新的表达。如学习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后,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式“你看--,那不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来仿编诗歌。

  2、抓转换点。

  语文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灵活的,让学生试着改编文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的言语材料进行重组,把从文中学到的新词新句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并加以灵活运用。如学习了《全神贯注》这一课后,让学生选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描绘一下自己同学全神贯注地读书或写作业的情景。

  有一位同学写道:他坐在窗前,捧着一本书全神贯注地看着。有的,他的眼里闪着异样的光,似乎书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令他十分兴奋;有时。他会痴痴地傻笑,似乎看到了一个精彩的片断,令他产生了共鸣。有时,他的嘴里不断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书里的主人公对话。他越看越入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消失了。

  学生把从文中学到的新词新句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并加以灵活运用。像这样借鉴文本规范的言语材料进行的句式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表达能力。

  3抓情感点。

  教学进入高潮,学生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打动 或感染时,无一不有表达的强烈欲望。让学生一吐为快,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如《学会看病》这一课,母亲的复杂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十分真切,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改写的练笔。

  让生病的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母亲经受感情的煎熬。如果有一天,她想把自己的心声吐露给儿子听,她会怎么说?请你写一写?

  儿子:

  (                                                       )

  爱你的   妈妈

  儿子收到这封信,他又会怎样回信呢?也请你写一写

  妈妈:

  (                                                       )

  爱你的   儿子

  书信的形式使感情的抒发更加淋漓尽致,学生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在抒写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创生。

  总之,我们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只有牢牢抓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根本目标,念好语言学习“读、品、用”这三字经,才能走在自己的大道上,让语文坚守自己的本位。

  参考文献

  [1] 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沈大安。《小学语文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徐长军。《教学月刊》。 《学习语言,坚守本位》。06年05期

  [4] 许金苗。《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训练类型例谈》。08年05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教学手段”较“现代多媒体技术”之“长”    下一篇: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与好书情牵一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