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惟其根深 方能叶茂——透过《风筝》探知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坞根镇中学  陈芬

  【摘要】 “教什么”,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怎么教”,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两者可以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惟其根深,方能叶茂。本文以《风筝》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对初中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即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关键字】鲁迅;《风筝》;有效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任何一科,任何一课,都脱离不开“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大块内容。“教什么”,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而“怎么教”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两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惟其根深,方能叶茂。只有确定并落实这两块内容,才能成就课堂的有效教学。但问题是如何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呢。本文以《风筝》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对初中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即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对教学文本的细致解读--确定课堂有效教学内容的前提

  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两者中,“教什么”显然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一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为一堂课,如果教学内容出现了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气氛再热烈,它的教学价值也是有限的。所以说,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数学、科学等学科是不存在多大难度的,像数学里的定义、例题都是很清晰地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而语文则要艰难得多。中学里也许没有哪门学科会像语文这样“自由”而复杂,也没有哪门学科的教师像语文老师这样会经常因为不知道教什么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毋庸置疑,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难以确定确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致命的问题。造成这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难以确定或失误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关于文本解读的问题,很多老师为了“教”而读,导致阅读的时候读得比较浅、粗、残缺或片面,从而据之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也相对地简略、肤浅,不够明晰、准确,不够客观、科学。因此,要确定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对文本的细致且正确的解读是前提和关键。下面以鲁迅《风筝》一课为例展开具体叙述。

  鲁迅的作品大都思想深沉,作为选自于其思想高度凝结的《野草》中的《风筝》就更为如此。如何展示鲁迅先生思想的伟大和文艺的高超,如何通过《风筝》引导学生深入地与鲁迅进行对话,都是我在备《风筝》一课前苦苦思考的问题。但是,一开始就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本,我发现,越读我的思绪越混乱,越在意这些问题越读不出文章的“然”和“所以然”。我陷入了为了“教”而读的窠臼。在剪不断理还乱倍受煎熬的几日里,突然想起孙立权教授所说的“初涉心态”和“直观课文”。所谓“初涉心态”,就是在尽量排除生活积累的意义和观念的状态下去体验生活。教师备课时,比如读一篇课文,如果把自己当成初涉者,把自己既定的成见抛开,像读陌生文章一样凭直觉去读,那么常常能在文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常常能眼界始开,洞幽烛隐。这种备课法可称之为“直观课文”。教师在备课的第一阶段应该抛开“教师”“学生”“课标”“教法”等一切的教学因素,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鉴赏者和研究者去阅读课文,研读课文,圈点批注,查阅资料,即“非教学性备课”。

  经过反复细读之后我发现,《风筝》虽是号称最具有“鲁迅的哲学”意味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但却可以说是最没有“野草”味的一篇文章。《风筝》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可看作两个叙述层:第一层面叙述“我”的故事--“我”在北京的冬季,看到飘动的风筝,回忆故乡春天的风筝时节,无论在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中,还是在现实的严冬中,“我”都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这是一个自我内在心灵的故事。第二个叙述层是关于“我”和兄弟之间的故事。这一叙述层有两个叙述单元,其一,“我”曾经认为风筝是没出息的玩意,冷酷地折断了小兄弟偷偷制作的风筝;其二,20 年后,已过中年的“我”,悲哀地意识到对于小兄弟精神的虐杀,“我”向兄弟忏悔以寻求他的宽恕,而兄弟全然忘却了此事,我的心也只得沉重着。落诸于文本,《风筝》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回”的行文结构:“回”字的内核是围绕童年一幕展开的追忆式叙述和成年后的追悔心理,“回”字的外圈是成年后“我”声讨宽恕的不可得与对于故乡春天的怀想却有着严冬一般的悲哀。

  不过,《风筝》一文的框架与逻辑虽然简单明了,其深层的意蕴却又不是那么容易“参透”的。人教版教材将之编入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我想它关注更多的是文本第二叙述层面的故事情节。的确,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这是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但是,如果对《风筝》的理解仅停留于亲情,则未免太过于浅层化了。正如《野草》其他文章主题的隐晦和不易解读,《风筝》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我们既可以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还可以从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甚至可以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风筝》中的“我”,是指作者自己无疑,他因为意识到自己当年对弟弟“精神的虐杀”,所以沉重、内疚而悲哀,文章在袒露悔恨感情的艺术描写中,贯穿着自我批判的意向,同时也自然而然的包含着对造成这种悲剧的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另外,《风筝》开头的两段和结尾的一段文字所涵蓄的感情是非常浓烈的。作者写道:“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让他如同置身于肃杀的严冬,使之更加渴望“春日的温和”。“春”,往往是“希望”“理想”“美好”的同义语。在《风筝》一文中,鲁迅以“严冬的肃杀”和“春日的温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抒发着一种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将幼时因“精神虐杀”而引发的深沉的自责,和对于眼前“社会虐杀”的强烈抗议巧妙地加以揭示,将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乃是《风筝》的一大特点和意义所在。我们自身在研读时必须全面地体会和感悟这种多层次的意蕴。

  在对文本有了以上这些阅读体验后,教学的问题便自然产生了。我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去设置问题以及明确在分析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的度。教师对文本和问题的处理心知肚明,才会在课堂上让学生感觉清晰明了,课堂的教学也才能达到有效和高效。

  二、对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落实课堂有效教学内容的关键

  紧接“非教学性备课”之后而来的就是“教学性备课”了,即“目中有人”地备。直到这个时候,教师才应该思考,也必须思考,我们要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什么,呈现到什么深度,这是一种教学的选择性行为。不过虽然教师对教学内容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他的这种大胆取舍却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和确定。

  《风筝》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对于他们而言,由于生活阅历和阅读体验的限制,要读出鲁迅先生最为彻底的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很困难的。另外,引导这个年纪的学生去分析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对封建教育、对封建家长制的批判其实并不具有多大的现实效益。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文本结构方面,我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对“回”字行文结构的分析把握内在的作者情感脉络,核心在于对“精神虐杀”以及“悲哀”这种情感指向的体验与理解;文章主题方面,则淡化文本的政治色彩,更为注重人文情怀,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严于自省精神对自己生活的教益以及鲁迅兄弟间“虐杀”与“被虐杀”的现象对儿童教育和家庭亲情的启示,归结于一个问题,即《风筝》一文的当下意义。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第一个环节,读文感知。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现在的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相对比较弱,也不太愿意去完整地读文章。所以我设计了两个学生能独立完成但是又必须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才能完成的任务,使他们必须去读完全文。任务一是“把握内容”,抓住“风筝”,看文章写了哪些与风筝有关的往事;二是“体会情感”,勾画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两个任务仅仅是起一个引领的作用,把学生带到文本上面,使之自然地沉浸于文本中去体会阅读的乐趣,并不需要对文本进行挖掘与思辨。

  第二个环节,品文生情。一般人阅读,都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由文本的话语层深入到文本的形象层,最后才是文本的意蕴层。有的读者可能于第二层面就止步了,基本很少有读者能主动深入到意蕴层。而文本的深层意蕴,即文本所负载的情感与理思、精神与思想、灵魂与生命,却恰恰是文本价值的核心所在。如何使学生达到这个阅读要义呢,我想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了,问题研讨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几次辗转,我有了以下几个问题的设计:一,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二,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找出这一幕的动词,说说为什么用得好,请模仿做动作;三,第几自然段写“我”的思想转变了?为什么说是“不幸”?四,是什么原因使我的心情不觉轻松反而觉得沉重?第一个问题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的“这一幕”,具体到“精神虐杀”的细致分析和体会,为第三个问题作下铺垫。20年后我回忆的正是对弟弟如此残酷的身心伤害,心情才倍感沉重。按照我们现实的理性逻辑,精神虐杀之痛弟弟本该记得刻骨铭心,却竟然忘却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荒诞,一种超现实的荒诞,一种扭曲的逻辑。那么是什么让忘却那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引出了第四个问题,抵达了对“虐杀”与“被虐杀”这种社会普遍现实的思考。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四个问题形成了步骤分明、思路清晰、内在逻辑性强的“问题链”,既能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又能建构起合乎逻辑的整体知识框架,使课堂教学即表现出整体性又做到重点突出,有效地落实了教学内容。

  最后一个环节,析文入理。主要设置了两个问题的探讨: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一个鲁迅?我们今天学习《风筝》有何现实意义?这是两个开放性问题,立足于主观性解读、不追求唯一答案、注重肯定学生创见。第一个问题的目标在于解读鲁迅。通过前几个环节的有效学习,学生对鲁迅的认识渐渐清晰了起来,能够形成自己对作者比较真实的评价。在这里,教师不需要植入像“自我解剖”这些“高深”词汇,另外也没必要非得强调对鲁迅精神的学习,只需适当添加一些对鲁迅的介绍,使他们产生进一步认识鲁迅的欲望,从而去阅读鲁迅的作品,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功效了。第二个问题则是引领学生反观自身。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确立一个原则,即阅读别人的作品要和阅读自己的生命相结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和感想,比如说要是鲁迅与其弟“虐杀”与“被虐杀”一幕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应该如何处理,给学生留下有用的现实教益。

  学生通过课堂的教学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确定了有效教学内容之后,必须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入课堂,进入文本,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本文中,我主要是以《风筝》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了我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确定“教什么”与“怎么教”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我认为,若要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就要尽可能多地充分认识文本,研究文本,尤其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努力发现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把握好深度、广度与难度,开展“文本细读”和“文本深读”。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对教学环节加以巧妙设计,科学地把握好教学方法,毕竟“教什么”和“怎么教”是相辅相成难以分割的。只有深植其根,才能繁其枝叶。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巧妙的呈现方式,方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理论和案例:“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获奖论文精编》,《语文学习编辑部》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0

  2.《当代语文教育学》,刘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3.《由问题之径,入教学之堂奥--浅谈问题设计、提出和回应》,陈园园,温州市实验中学08学年第一学期主题校本教研优秀教学反思选录(语文学科)

  4.《有关问题教学的一点想法--<风筝>听后想到的》,朱彬茹,温州市实验中学08学年第一学期主题校本教研优秀教学反思选录(语文学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有效备课促高效课堂    下一篇:文本细读中留白手法的挖掘和补白技巧的探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