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和孩子在一起——走在诗意的道路上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诗词典籍无以计数;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历代诗人浩如繁星。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历史,对诗教作用的认识也非常深刻。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一个诗歌兴盛的时代,也肯定是一个民族强盛的时代,无论是春秋时代,还是唐宋时代。一个不读诗歌的民族,将是一个可怕的民族。一个爱诗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素养的、有希望的民族!

  近年来,我们国家也逐渐重视诗歌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这意味着儿童诗在小学低年段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之一。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儿童诗突出的特点是: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有研究表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他们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所以,他们更喜欢短短的,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的语言。正是这个原因,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实验教材,儿童诗作为了低年级课文的主体。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中儿童诗的分布与比重分别是:一年级上册有 10 篇,占全部课文的  33.3%;一年级下册有 6 篇(其中两篇在语文园地中),占全部课文的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1-2年级)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可见,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低年级段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孩子多学诗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让孩子阅读诗歌,尝试写诗,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基于以下三个大的因素:

  一、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诗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2010年,一个专家团队,对21个世界大国进行儿童各项能力测试,结果中国的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创造能力排名倒数第五,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小学生思维训练处在以具体表象为主要形式,并逐渐向抽象概念思维过渡的阶段,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发展形象思维的黄金阶段。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列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说。

  儿童喜欢想象,他们生长在梦想的世界,甚至有时都分不清现实和梦想的界线。儿童的梦想创造了一个和平盎然的充满人情人性的世界。在梦想里,有一个比现实更有诗意的更宏大的世界。在那里,孩子是诗人。那些使他们愉悦的诗歌,正是他们心灵游戏的活动,是精神的自由创造。通过儿童诗的阅读和创作,是对儿童进行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孩子的小脑瓜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风儿会跑……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有着最纯真的童心,蕴藏着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这就是孩子写诗的优势,只不过这优势如同一颗种子被埋在孩子的心灵花园里,如果作为园丁的我们能给予阳光,施予雨露,我想这诗的种子也许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如上了第一单元关于春天的课文之后,问孩子们,春天是什么。孩子们这样回答:春天是一朵快乐的花/带来香香的味道(徐静涵)春天是一只彩色的蝴蝶/悄悄地停在阳台的花盆上(徐琬齐)春天是一只欢叫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应卓彤)春天是小朋友的一张张笑脸/着风筝在天空飞扬(胡家铭)

  二、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体验力

  写作学认为,观察是指在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时,调动其他感官,如感知、认识客体,而获得写作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观察的过程能够中, 我们的感官,常常各司其职。但有时候也可以打通,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心理学上成为通感。即各种十五本身是多种属性的综合体,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感受它。通感对写作的意义特别大,反之,写作也能反作用于训练人的通感能力。举有这种能力的人善于运用语言把它眼中的世界描绘得生动多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首先要善于观察的原因所在。

  体验是通过亲身实践直接感受并进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环境的过程。体验比观察更带有感情色彩。体验是亲身实践并有感情参与的一种综合心理过程。文学创作特别需要通过体验这一途径搜集和积累创作素材。体验有两个含义:一是强调生命,生活体验就是指对生命、生活的亲身感觉。二是强调主动性。三是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感觉。例如3月16早上,雾特别的大,在诵读完课文和《日有所诵》等功课后,我指指窗外的浓雾说:“今天来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雾特别大?”学生兴奋起来了。“那谁来说说,雾像什么?雾带给你什么感觉呢?”孩子张口说出自己的看到的,感受的,体验到的,就变成了一句句诗歌。《雾》/吴芷婧/雾像仙境/我走进雾里面/教学楼是城堡/我是城堡里的公主。《雾》/夏闻潞  徐真臻/雾的胳膊很长/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把楼房紧紧地抱在怀里/把山也紧紧地抱在怀里/雾的胳膊很长。《雾是什么》/雾是白色的翅膀/我和同学都是神话里的人物(黄晨硕)雾像一只大口袋/包住了街道,包住了整个城市(胡轶炫)雾像一块布/蒙住了我的眼/什么都不见了(叶宸恺)。《走进雾里》/徐湛凯/走进雾里/就是走进了梦里/一切都模糊了/走进雾里/就像是走进小的时候/童话的世界。

  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当孩子们能够用语言来表现他的观察和体验时,他的语言是颇具特色和个性的,是浑然天成的。他们诗中的大量句子,都是孩子自己的语言,浅显易懂而富有童趣。

  三、培养孩子的语感

  王尚文先生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语言对象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语感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受。王先生还认为: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心灵与感受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成中的遇合, 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其实,他所提倡的语文教学,不正是我们在儿童诗阅读赏析中还原体会法所追求的教学目的吗?

  我们的还原体会法,实际是引领孩子们,懂得读诗不能只有从诗句的语义层面去理解。

  学生是在用他们的直觉,内在生命和律动,对社会万事万物的理解和体验来选择语言方式。他们的诗是他们心灵感受与外界事物的对话。孩子们是他们用极具个性的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

  诗歌是如此重要,也是如此美丽。专家说:读诗的孩子聪明,聪明的孩子读诗。于是,我和孩子是这样做的:

  1、诵读优美童诗,打开童诗的大门。

  著名的美学理论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 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文学……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正确地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可见对诗歌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一种高素质的文学修养,而且也会使我们的人生 更丰富、更快乐。

  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童诗中有精练的语言,奇特的比喻,机智的比拟,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等等,到处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释放着无穷的魅力,是最适合孩子作为语言学习的短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的话也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进行了解,童诗写作也是如此。让孩子们从欣赏开始,多读一些好的童诗作品,让诗和他们亲密接触。关键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孩子们浸泡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诗歌作品之中,体会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感情,从而得到最初的文学的感染。

  组织学生阅读童诗,我采用多种方式,既有课内读,也有课外读,既有集中读,也有分散读,可以用眼睛读,也可以用耳朵读。赏读的诗歌非常丰富,既可以是圣野、金波等大陆名家的童诗,还有向孩子们积极推荐日本的金子美玲、台湾的林良、林焕彰等,美国的一些大师的作品。有些孩子还从网络上买来一些优秀的诗集,如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有空没空,拿出来翻翻,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浸染。因为一些政治的因素,许多极其优秀儿童诗却没有没收录到语文书或是大陆出版的书籍上,现在情况有所改变。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为此,专门给孩子整理了一些大陆以外儿童诗歌,让孩子们装订成册,便于孩子早读和在家是诵读。诵读的内容也可以是小孩子自己创作的优秀童诗,例如,每天放学的时候,我都在大屏幕上播放当天或前天孩子们写的诗歌。我还给孩子们写的诗歌花时间从网上寻找相适应的图片或图画,让孩子们的诗歌看上去更美。这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更是一个激励的窗口。“妈妈,那是我写的儿童诗!”那是多么骄傲。每天我还把班级里孩子们写的诗歌放到班级QQ群里,让更多的家长来了解孩子们情况。

  读了好的诗歌,就会从中受到熏陶,感受到诗的节奏、情趣和优美的意境。这样一路读来,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素养,更是激发了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和写童诗的欲望。如一天,有人向我报告,老师谁谁把这朵花摘下来了。看着这朵花,我给孩子们找来著名诗人金波写的《花朵开放的声音》--我坚信花朵开放的时候,有声音。它们唱歌,演奏音乐,甚至欢呼、喊叫。蜜蜂能听见, 蝴蝶能听见,那只七星瓢虫也能听见。为什么我却听不见?我摘下的鲜花,已停止了开放。

  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感受花的美丽和芬芳,感受花朵生命的可贵,在阅读美丽的诗歌中,孩子们的品行接受了默默的熏陶。思想教育有时候也可以很美。

  2、创作童诗,感受童诗的芬芳

  在台湾,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台湾教育界认为:让低段的孩子写诗比写文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童诗写作跟所有的写作一样,需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童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折光,是某种比喻”。

  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都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要多组织儿童去发现,去寻找,去猜想。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如早晨浓浓迷雾、蜻蜓翅翼上的纹路、春日田野的油菜花、夏日瑰丽的晚霞、秋天飞舞的落叶……这一切能激起儿童多少神奇的想象啊!

  生活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儿童的生活中处处都含有童诗的基因。只要你睁开诗意的眼睛,童诗的神思便会在心海里游荡。从生活中获取童诗表象的最大好处是更有真情实感,而真实的情感是诗歌能打动人的灵魂。

  当儿童对童诗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头脑中储备了大量新奇的童诗表象时,就要积极地为他们创设条件,激活这种种表象,让儿童尝试写出属于儿童自己的儿童诗。

  (1)模仿、合作是通往创作的桥梁。

  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造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创作童诗也是如此。模仿优秀的作品不仅可以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佳作的熏陶,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的,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当然,指导孩子们模仿并不是机械的,而是促使他们将模仿的对象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发展个性,提高孩子童诗写作的能力。童诗的模仿可以与诗的欣赏结合在一起进行。刚开始时,读一首诗,我会在与孩子们赏析完诗歌后,选择最精彩的一句让孩子仿说说、仿写。刚开始一个孩子要完成一首完整的诗是比较难的, 于是有时候,就需要孩子们合作完成。学习了英国诗人克里斯蒂娜的《谁 见 过 风》,孩子们写得我感觉并不差。无论是你,还是我/花朵在摇曳的时候/是风在亲吻(郑浩天)谁也没见过风/论是你,还是我/柳枝在水面上飘荡/是风在给她梳头(李铭洋)谁也没见过风/论是你,还是我/风筝像小鸟一样在天空飞/是风在吹拂( 胡轶炫 )谁也没见过风/论是你,还是我/蒲公英升起降落伞/是风准备出门远行(徐静涵)

  (2)逐渐走上独立创作

  尽管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天真的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孩子也常会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韵味的话来。但是,孩子们缺少写诗的经验。我们指导儿童进行童诗创作的主要工作在于挖掘孩子潜在的能力,及时捕捉信息,而不必刻意灌输太多专门的写作技巧。我是这样引导孩子们写诗的:

  把生活中的小事写成诗。生活就是诗,诗就在生活中。儿童写诗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历过的事,否则就没有生命,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是无病呻吟。所以,引导孩子写诗首先就要让孩子找到触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形象、语言去表现它。如,《雨伞》儿童诗的创作就是来源于生活。3月7日的早上,下雨,我把雨伞挂在窗户上,打开教室的门,就去吃早餐,回到教室上早读时,发现孩子们今天的雨伞挂在窗户上特别整齐,都挂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平常是挂得高高低低,有些散乱)看上去挺美的。我就问孩子们,大家看,今天雨伞挂得真好看,美极了,这一派红红绿绿的雨伞像什么呢?孩子们纷纷举手说了,我说,你们说的话,老师把它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雨伞》/一(4)班集体创作/下雨天/教室的窗户上/挂着一排红红绿绿的雨伞/那是花朵在绽(zhan)放/那是彩色的琴键/那是雨后的一道彩虹。前些日子,老是下雨,我问孩子太阳到哪里去了。孩子用诗歌来回答:《太 阳 的 眼 泪》/乌云/把太阳关在黑黑的屋子里/很久很久/那珍珠般的水珠/是太阳的眼泪吗

  儿童诗世界是多么美妙,我和孩子们正走在诗意的道路上。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回归文本抓神奇——《七颗钻石》课例研究    下一篇:百花齐放 精彩粉呈 ——探究小学“班级读书会”的开展形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