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刍议初中语文课的课堂评价语言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的评价语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教师的评价语言机智多变,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评价过程充满人文关怀,这是时代的呼唤。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评价语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广泛推行的今天,课堂评价语言更显现出其独特的重要地位。教师合理恰当运用真情激励法、求点评到位法、实事求是法、明辨是非法、无声语言评价法等课堂评价方法,才能真正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才能营造一个师生和谐交流的空间,才能引导出一个自由开放的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评价语言;  现状 ; 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评价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反之,课堂气氛将会沉闷、冷漠。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好像“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调节着课堂气氛。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广泛推行的今天,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更显现出其独特的重要地位。

  一、初中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

  现今有些语文课堂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重鼓励,忽略客观性

  在新课程教学中尊重学生,强化激励性评价是有必要的。但要有度,只鼓励赞扬,而忽略引导难免失之偏颇。经常看到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不管质量如何,乃至错误,教师一概用“很好”、“真好”来评价,可到底好在哪里?教师根本不予解析,学生也是云里雾里。显然,这种倾向值得注意。我们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并不等于要放弃原则、无视教学的质量。鼓励赞赏学生的同时,还应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及时给予引导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离开了客观评价,鼓励赞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此,引导性、否定性评价十分必要,只是运用的方法要巧妙。

  (二)形式单一,忽略创新

  有一次听课,是何其芳的《秋天》,一位女生朗读了这篇文章“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朗读饱含感情,教师说:“来,同学们给她一些掌声。”于是全班学生一起拍着双手,啪、啪、啪,异口同声地喊道:“棒,棒,棒,你真棒!”

  这样的模式在许多语文课堂上惊人地相似,几乎成为一种定式。这样的方式,偶尔用一两次倒也无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感到新鲜。但是经常采用这种方式,就会像白开水一样没了滋味。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评价需要研究,需要创新。

  (三)重视表层,忽略内心体察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外在行为,更要注意对他们内心的体察。否则,不仅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还容易伤害他们的内心世界。试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一: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时,学生问:“老师,爸爸的花为什么会刚好在爸爸去世的时候落呢,太巧了吧?”教师以为学生在捣乱,随口回敬:“你的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而不是聋子呢?”学生哄堂大笑,那位学生面红耳赤,从此再也不发一言。

  例二:教师问一位学生“鲁迅”原名是什么,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周树人,转身继续讲课,却忘了(也许是故意)让那位学生坐下,那位学生就站了一节课,从此失去了对语文课的兴趣。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重视口头评价,忽略肢体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在语文课堂上,要正确运用表情,包括用手势等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但是,在语文课堂上,不少教师习惯于口头评价,忽略了面部

  表情、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潜移默化的评价作用,因而也影响了评价的实际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评价的策略探索

  一句富有情感、充满爱的火花的语言,可以撞击学生的心灵,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激发学生的心志。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就像阳春白雪抚摸大地,就像六月天吹来一缕凉风。因此,把握好语文课堂中语言导向,如同“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评价问题,可以尝试一下策略:

  (一)真情激励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应做出客观正确的回应,而不能漠视学生的真情表达,或者以“哦”、“嗯”来应付学生的精彩发言,或者只会一个个点名,不去有的放矢地去评价学生的发言内容,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如《成长的故事》的写作课上,一位教师课堂实录:

  师: 在我们的成长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哪件事让你印象最深,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生1: 那天晚上天气很冷,我和爸吵架了。赌气跑出了家门,在公园闲逛了一个多小时,实在太冷了,我硬着头皮回家。居然发现爸爸拿着我的一件厚棉袄在楼下焦急地徘徊-----(生哽咽)

  师: 嗯。谁再来说?

  生2: 妈妈,每当我放学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是您那关切的眼神和热气腾腾的饭菜; 每当我最无助和灰心的时候,是您鼓励了我,才让我有了信心……

  师: 哦。谁还想说?

  面对学生发自肺腑的感人话语,老师全以“哦”、“嗯”来回应,从情感上说,是极不对称的。面对学生这样真情的陈述,教师只有以同样真情的激励,才能保持这种激情,产生良好而稳定的后续效果。教师该怎样真情激励呢? 比如第一个学生发言后,可以这样说: “我听到了一个儿子心跳的声音,身为你的老师,我真的很骄傲。我想,你爸爸如果听到了你的心声,眼睛也一定会湿润的。谢谢!”比如听到第二个学生叙说后,教师可以这样点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怎么也无法报答的,但只要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行,就应该赞赏。从你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孝心在闪亮。”情感需要共鸣,当学生流露真情时,教师如果给以同样的真情点评,课堂就可能形成情感的浪潮。

  (二)点评到位法

  有些教师的课堂点评语言单调乏味,激励方式单一死板,除了“很好”就是“太好了”,除了“对的”就是“你真棒”。这样的点评,虽然也有一定的激励性,但它不可能对课堂气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学生不明确究竟“好”在哪儿,“对”在何处。

  师:“苦苦寻找”“苦苦”这个词用得好!但我不太清楚这个“苦苦”从哪里体会出来?

  生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生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生3:“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师:我想听大家读出“苦苦”的味道来。用声音的高低和延长来表现这个“苦苦”的情感,让我们齐声来念一次。

  生念

  师:你体会到了吗?这“苦苦地寻找”的情感,作者是如何把它表现出来的?

  生齐声道:反复!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教学的至高境界是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用我去总结,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自己感悟到了!我想此刻的我就是这种享受吧!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及时反馈信息,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 快慢适度、富有节奏、融入情感。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实事求是法

  对学生的发言,要以鼓励为主,但不可言过其实,更不能信口开河。比如一个平时较差的学生回答了一道简单的题目,老师夸奖说: “你真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如此点评,夸张至极,长此以往,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必定会造成自我感觉太好,变得心浮气躁;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则会觉得老师恐怕在讽刺呢。点评要实事求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说。

  师:下面请大家在诗中挑选一句,或一个词,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生1:阳光照在轻柔的湖面上,湖面升腾起一层雾气。

  师:哇!语言像诗一般!一个“轻柔”一个“升腾”在我的眼前好似展现了这番美景。但,和你切磋一下,你觉得你描绘的阳光是否符合这首诗的意境呢?早晨、朦胧的----

  生2:秋天的早晨,凉风阵阵袭来,雾气蒙蒙,弯弯的河道看不见尽头,我苦苦寻找我心上的佳人。

  师:这样是不是更符合诗的意境呢?

  生1点头

  (四)明辨是非法

  面对学生发言中的错误缺点,有些教师点评时不分青红皂白、毫无原则地予以赏识、鼓励,明明是值得探讨的地方却称赞“好极了”,明明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却冠以“你真会想象”。点评要明辨是非,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和激情引导到正确而健康的轨道上去。

  例如:一次课外阅读赏析课。

  师:你会叫那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为“爷爷”吗?

  生1:不会,叫乞丐为爷爷,多没面子啊 !

  师:你呢?(问旁边的一位同学)

  生2:我也不会叫,如果会叫那是假话,我是不会叫的。

  师:老师的意思可能有些同学还不是很明白,我们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去叫一个素昧平生的乞丐为爷爷,更不是让你去认一个陌生人为爷爷。假如在你眼前突然一个乞丐老爷爷摔倒了,你会去扶一把吗?

  生(异口同声):会!

  师:在你去扶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呢?不会不打招呼吧?

  生默许。

  师:叫一个乞丐为爷爷,不仅不会丢失面子,还能显示我们懂礼貌、助人为乐的美德。

  这样的点评因势利导,及时地修正、完善了学生的人格,给其他学生也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对别人的夸奖,每个人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当,不实之词只能用于一刻。现在有一种倾向,似乎对学生夸奖越多越好,不管你出自真心还是做作。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快乐,是缘自内心的快乐。这正如发现世外桃源的那位渔人一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色固然美不胜收,但穿过山洞后那种“豁然开朗”的境界更令人惊奇而赞叹。理想的课堂点评就是要通过巧妙地铺垫,点拔、引导,让学生真正打开心灵的窗。

  (五)无声语言评价法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例如,学生积极思考时摸一摸他的头,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教师传递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等。在课堂上,老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却起着重要的作用,谁能说它不是评价呢?

  评价的语言又怎一个“好”字了得? 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项日趋完善的工程,这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实践,使之更有效的服务于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 徐世贵。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3] 蔡少军。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 徐大兰,涂木年。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论[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5]雷实,张勇,王帅。初中语文教学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

  [6]张宏伟。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语[J]。内蒙古教育,2003(2)。

  [7]石丽。重视评价用语,推进评语改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3)

  [8]李菀,王保兵,李芳。中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9]中国知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有效课堂“三度”:交互度、认知度、关注度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科书“研讨与练习”指瑕和优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