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试论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及其应用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校本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广大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充分挖掘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使其在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中得到有效应用,利用校本课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校本课程    德育功能   应用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课程民主的标志,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广阔前景。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课程优势为学校教育注入了强悍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学校德育提供了崭新的德育资源和实施途径。我校从2002年开始, 着手开发和实施了“语言积淀”和“民间剪纸”两个系列的校本课程,纵观校本课程自身特点,其德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体现优势,审视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

  (一)地域优势。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根植于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正是校本课程的“灵魂”。正如吕型伟在《人心不能变冷——关于德育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人文精神是培养优良道德的沃土。离开人文精神,孤立地抓德育,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校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发挥课程整合优势,把校本课程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宠儿——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起来,使学生在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矿山等一系列社会实践、交往过程中感受校本课程与地域文化的互补和融合。

  (二)资源优势。我校的“语言积淀”系列校本教材主要包括《诗词集锦三百首》(分上、中、下三册),《实用对联2000幅》、《成语1000条》、《精品寓言100则》、《精选格言1000则》五本教材。这套教材关注着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对语文教材进行了强力补充和适度延伸,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财富;“民间剪纸”系列校本教材关注着传统艺术的实践操作,包括:一年级蝴蝶系列、海洋系列、二年级瓜果蔬菜系列、三年级植物系列、四年级动物系列、五年级人物系列、六年级吉祥文字与图文系列。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适度训练,为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审美情趣和优良品德提供了载体。两套校本教材为实施德育提供了抓手,并形成了知识传承、人文弘扬、实践体验协调发展的资源格局,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三)需求优势。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易于隐蔽教育意图,淡化教育色彩,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是针对于长期办学中所发现的突出问题,即学生的人文精神匮乏和操作能力低下。两套校本课程的悄然实施,在长期的文本积累中,注定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古代、近代、现代语言文化的恩泽、享受到名人、名句、名篇中人文精神的滋养;在长期的剪纸实践中,注定使学生潜移默化的体验剪刻、合作、辨析的过程、感受审美、交往、分享的快乐心理,而这些,都是学生的心理诉求。最难能可贵的是校本课程本身具备极大的灵活性,倡导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让学生直接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能力。

  总之,校本课程的德育优势为学校德育创造了丰厚而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广为应用,使校本课程真正发挥其德育优势、体现其德育价值、发挥其德育功能,为学生的道德进步和终身发展实现助推,

  二、实践应用,发挥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一种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它是通过促进人的德性健康成长,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服务的。它既是“心理”的,又是“文化”的,是一种心理文化层面上的建构。而校本课程实施为学校提供了独特的“育心、育德”的渠道。所以,发挥校本课程的德育优势、体现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应该立足于“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发展”,充分挖掘校本课程文本内涵,开展系列的德育活动。

  (一)挖掘文本的德育文化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先要完善资源建设,而文本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校“语言积淀”系列校本教材中,涵盖古今的诗词、对联、成语、寓言、格言不仅体现着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化,其文字背后还蕴含着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奥的处世哲理、曲折的名人故事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内涵。特别是古诗词的教育要比道德说教更能让学生培养“道德的底色”,“诗歌不是道德。诗歌是培养道德底色的途径之一”。所以,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校本课程德育化,在组织学生诵读诗词、积淀诗词、感受诗词的同时,学会明白道理、领悟哲理、弘扬真理,充分领受诗词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的熏陶,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促进自身道德发展与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实践。

  1、文本复原

  还原文本所产生的年代、人物、背景等元素,采用学生表演、师生表演、想象复原等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感官刺激下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游子吟》、《满江红》、《悲惨世界》等,通过复原再现文本原始景象,让学生感受文本思想内涵,受到深刻教育。

  2、文本延展

  对于那些思想性、教育性强的文本,可以对作品本身进行延展,变换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游子吟》可以编排成舞蹈、《满江红》可以编排成课本剧等,通过对文本本身的延展利用,放大其德育功能,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践感受到文本的教育内涵而得到教育。

  (二)开展校本的德育心理活动

  德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参与、调查、体验、反思等过程中触发学生心理活动,才能增强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本中最基本的元素是人物和事件,而德育内涵就蕴藏其中。简单的文本诵读和体会难以领略其中德育内涵的全部。需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受到教育。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通过以人物或事件为主线的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在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建立道德认知,逐渐内化为道德意志,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进行德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具备独特的德育优势和德育功能,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德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植于学生生活世界,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使校本课程的德育优势和功能得到实践运用,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德育化和学校德育校本化实施策略,开辟学校德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7年4月

  《开发校本课程 强化德育功能》小学德育      2005年8期

  《校本课程建设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2006年10月

  《德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中小学管理 2008年10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试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防治策略    下一篇:浅谈如何排解初中生的受挫心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