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中心小学 王素玲  

 

[摘要]   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只有改革教师的作文批改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

  

[关键词]  观念;修改;兴趣;方法;能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写的一句诗。贾岛是苦吟派诗人,也就是他会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作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诗中的“敲”字就是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才定下的,不仅体现出敲门有礼貌,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更显其活泼。“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著名的作家契诃夫也曾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凡是成功的作家没有不重视修改的。实践证明,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作文水平要提高,不能不会修改文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有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呢?我尝试让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受益的。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所以形成了“学生作,教师改”的局面。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其恶果是助长了某些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有的甚至把不会的字空起来,让老师去填,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每一次练习后要面对五、六十篇作文,任务繁重。在紧迫的时间内,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用词不够生动”等,甚至一些批语学生看不懂。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课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我认为:首先,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如能经常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水文,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水平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改作兴趣。其次,应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益臻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应靠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来吸引学生。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在评改时,规定自改附加分。让学生品尝进步的乐趣,诱发修改兴趣。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

 

三、教师示范,统一符号

 

教师的示范,不光只体现在批语上,对修改符号也要统一,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使他们终身受用。如果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使用的修改符号不统一,学生在自改时,也会常常套用教师的批改符号,因此不规范。小语课本中,从中年级开始便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修改符号,到达六年级已要求学生能综合使用。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图文并茂,引导学生一丝不苟的修改文章。因此,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如“     ”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让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教师在批改中就可标上这些符号,再加上启发性批语,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形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四、教给方法,形成习惯

 

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可使文章写得更好些,而且能够养成办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作风。作文修改的方法很多,我在指导学生自改时常用的方法是:反复朗读,多次修改。我们知道,学生对于语言敏锐感觉,主要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故此,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是培养学生修改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写好后,可先让他们大声朗读,看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拗口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推敲、揣摩,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进行全面修改,使之达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最后,再次让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借助语感,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朗朗上口,同一个内容,同样一个意思,能不能换上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说法或用上掌握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进行提高性修饰、润色,这是提高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经历发现——修改——提高 的三个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五、优化训练,促进提高

 

对于学生修改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阅读课文教学,促进自改。教师可结合课文教学,渗透自改意识,加强训练,比如,有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不善于细节描写,因此文章显得空洞。在讲读课文中我就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在教《烟台的海》“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这段话时,有意识地把其中“一道道白色的”、“ 嬉笑着追逐着”、“ 害羞似的”、“ 像个顽皮的孩子”等枝节删掉,请学生做比较。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再现了浪花的活泼与轻盈。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比较,对课文中的长处十分明了,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觉,如教师能坚持这方面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能力将会日益长进。

(二)典型作文,集体修改。即学生作文后,教师不要急于下笔为学生批改,先把学生作文浏览一下,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二篇典型文章,引导学生集体修改。然后,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互评互改,共同提高。教师应从学生的基本心理出发,设置民主修改的气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务,培养自改能力。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修改过程中,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过学生互改,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当然,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远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批改多三倍、五倍。然而,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放手让学生修改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之友》 2006年06期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1981年12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下一篇:在作文教学中诠释生命的主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