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礼”与“理”的融通:“好口才”的美学阐释——对口语交际目标取向的审美探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实验小学 张雷

【内容摘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仔细梳理一下《课标》为口语交际拟定的教学目标,我们会发现“礼”和“理”是其核心内容。可是现实的口语交际教学取向经常在二者之间钟摆。要真正达成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必须消解交际中“理”而“非礼”和“礼”而“非理”现象,引领口语交际取向从钟摆走向融合,这样才能使口语交际教学渐入审美之境。【关键词】口语交际“礼” “理” 钟摆 融通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拥有一副好口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现代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这里的“好口才”应该是美的,也是我们口语交际教学的着力点。仔细梳理一下《课标》为口语交际拟定的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礼”和“理”是其核心内容。这里的“礼”主要指礼貌、礼仪、礼节。而“理”主要指反应认识和思维过程以及结果的事理、义理、情理、条理等。“礼”传递的是精神慰藉,而“理”传递的是理性思维。可见,口语交际理想的审美境界不是偏向“礼”和“理”当中的某一个方面,而应该是二者的和谐融合。一、释“礼”析“理”——口语交际目标取向的不同界定(一)“礼”:交际主体文明素养的自然流露口语交际中的“礼”主要侧重交际主体的外在表现,表现为主体进行交际时仪态自然、举止大方、语言得体,每一个动作、眼神、表情都恰到好处。中国是一个讲“礼”的国度,礼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发展到今天,“礼文化”已经被注入了许多新的内涵。《辞海》中关于“礼”的解释有这样几种:a.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社会规范;b.由风俗习惯形成或人为规定的仪式;c.表示尊敬的态度或言行;d.敬重,以礼相待;e.表示庆祝、感谢或敬意的赠品。本文所谈论的“礼”主要指待人接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简言之就是指文明礼貌。俗话说得好,“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口语交际中的“礼”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效果,也是一个人内在文明素养的自然体现。诚如美国当代哲学家芬格莱特所说:“人就是礼仪的存在。”(二)“理”:交际主体思维过程的直接显现如果说“礼”是侧重从交际的外部形式来说的话,那么,“理”则主要是就口语交际的内容而言。“理”的主要意思有: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如心理、条理、事理。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如理由等。本文所谈的“理”主要是指口语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认识,即思想,或者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口语交际过程当中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口语交际质量的高低。我们平常所说的以理服人就有这方面的意思。“理”在交际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认真倾听,能够把握对方讲话的主要意思,能迅速地作出应对策略,有条理地,合情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在交际中吸纳别人的合理见解,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使自己所阐述的道理更加符合自身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从而不断向真理性认识靠拢。二、非此即彼——口语交际现实取向的顾此失彼(一)“理”而“非礼”:“理”的表达缺乏“礼”的规范1.失衡,交际意识的膨胀与淡薄(1)霸权。在口语交际中,很少有人赞同老师的语言霸权,都尽可能在课堂上给孩子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问题是,我们在消解了老师的语言霸权以后,不经意间又建立起了少部分孩子的语言霸权。没错,这些孩子在课堂交际中思维敏捷、发言积极,能给我们的课堂交际带来意外的收获,但是他们也许是主宰惯了交际过程,潜意识中已经把其他同学当成听众和看客。这种悄然滋生的唯我独尊、自我中心意识需加以正确引导。(2)失语。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发现“霸权”和“失语”的对立。失语者或一直沉默,或很少发表自己意见。现实告诉我们,失语者并非没有积极思考,只是他们缺乏主动表达的信心和勇气。长此以往,他们很有可能因为交际兴趣褪化而成为真正的失语者、盲从者,这种成长中的语言障碍心理对孩子的人格发育极为不利,这是我们口语交际教学中尤其需要警惕的现象。2.失色,交际态度的“过”与“不及”中国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这里的“色”主要是指面部表情和态度。交际中的“失色”主要有两种表现:(1)态度傲慢:“无礼”中的“过”。与人交际的的时候,不管你的“理”怎么严密,怎么有创意,如果讲话者态度傲慢,甚至态度粗鲁,那么对方都很难愿意接受你的观点。我们经常会对某人与你交际时候的傲慢态度而耿耿于怀,这样的交际除了留给我们不快的回忆之外,很难想象会有什么良好的效果。这不仅仅是礼节的问题,更是交际主体的文明素养尤其是道德修养问题。(2)态度消极:“无礼”中的“不及”。交际中如果交际主体的一方或者多方态度消极,那么交际就得不到有效的互动,交际的话题就很难深入下去。如双向交际时,一方侃侃而谈,而另一方心不在焉、言不由衷,那交际就成了独角戏。没有真正的互动,就没有意义的生成,更没有共同意义的达成,交际也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3.失口,交际情感的缺失与恣肆以上是侧重从态度方面来说的,虽说一个人说话的态度态度可以隐藏起来,但是孩子很难做到,对问题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的语言表达。由于缺乏信心、畏惧、厌恶或者感情失控等种种原因,造成部分孩子在口语交际中常常失口于人。主要表现为:(1)无意口误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好多孩子因为紧张、缺乏自信等原因,在与人交际时辞不达意、答非所问,导致交际活动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这对于另一方来说就显得失礼。其实这样的失礼并不是他故意的,而是跟他自身的性格、接受锻炼的程度有关。(2)出言不逊平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由于个人的好恶或者当时情绪的起伏而在口语交际中不自觉地掺杂个人情绪,从而不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致使对方无意中受到夹带情绪的影响而产生误解。交际者能否尽快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是主体交际素养高低的直接体现,也是关系交际效果好坏的直接动因。“礼貌待人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语交际中无意间的失口就会让对方难堪甚至嫉恨。(3)得意忘言“祸从口出”,说得虽然绝对些,但是不无道理。李白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尽显豁达豪放的人生态度,可不代表“人生得意须尽言”。得意时心理快慰,心情舒畅,交际时就显得积极主动,妙语连珠,可也容易导致“得意忘言”、“信口开河”。如果在交际过程当中连自己都不知所言,或者言过其实,那很难说这是对交际对方的尊重,不是无礼,至少也是一种失礼。(二)“礼”而“非理”:合“礼”表象下“理”的混乱与错位口语交际中的“礼”如果没有问题,但“理”却没有说服力,那就如同一个花瓶,徒具其表。我们姑且称此为交际中的“非理”现象。1.主题含糊,中心游离“理”主要体现于交际主体的言语内容,就跟我们写文章一样,说话也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它是交际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些情况,说了好长时间,别人却没有弄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东一句,西一句,不着边际。这样的孩子对语言缺乏敏感,思维缺乏条理性,这与孩子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有密切联系。这样的表达明显缺乏语言的准确性。2.逻辑不明,缺乏联系有些孩子在交际过程中,说话并非没有中心,只是从他们的阐述中看不出逻辑联系,无论是讲述、转述、说明,还是说理,都看不出其中的逻辑顺序。交际语言缺乏层次性,是先具体后概括呢,还是先概括后具体呢,也看不出眉目。这是孩子们讲述或者复述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的问题。这样听起来很吃力,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在高年级进行演讲训练的时候,避免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演讲缺乏严密的逻辑,那是很难吸引住听众的。交际者只有清晰地显明自己的逻辑思维过程,其意思才可能被对方准确理解并作出回应。三、“理”亦有“礼”——口语交际理想取向的审美追寻口语交际中“礼”与“理”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我们寻求交际言语之美提供了可能。交际中,“礼”为形式,“理”为内容。口语交际作为语言艺术,既要传递信息又要措辞准确,既要表情达意又要礼貌得体。可见,好的口语交际应该是给人温暖的“礼”和启迪智慧的“理”的完美融合。要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必须综合考虑交际中的多方面因素,把“礼”作为“理”的自然表现,而把“理”作为“礼”的应然载体,落实于口语交际的实践当中。(一)“文”“质”并重:表达方式和交际内容自然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①孔子认为,文采和朴实配合得当,才算得上君子。在口语交际中,表述者的文采表现为语言的生动,措辞的准确、逻辑的严密、修辞的完美等;朴实主要表现为交际中谦虚真诚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思维的流畅等。前者更多的表现为“礼”,后者更多的表现为“理”。在课本剧《螳螂捕蝉》的表演中,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了表达方式之于内容的重要。请看剧中交际片段:吴王:你一大早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虽没打到,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什么事啊?说来听听。少年:好。我打鸟时看到花园里的一棵树上有一只蝉,蝉在树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吴王:哈哈,这有什么稀奇的!少年:可是它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要吃它呢。那螳螂拱着身子,向蝉慢慢靠近,在不远处停了下来。它举起前爪,正要去捕蝉,突然……吴王:怎么了?少年:有一只黄雀出现在蝉的身后虎视眈眈。吴王:那后来呢?少年:我赶忙拿起弹弓瞄准黄雀,刚要射击,突然吹来一阵风,都吓跑了。吴王:真险啊!少年:是啊。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吴王:(恍然大悟)哦,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本来我打算攻打楚国,现在看来是多么危险啊!“一件艺术品,如果缺乏正当的形式,它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品。”②语言艺术也是如此。以上交际片段中这位少年的劝说与之前大臣们的劝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理直气和”更容易让人接受。少年的劝说之所以能够被吴王接受,正是因为其巧妙地将道理寓于有趣的故事,深刻而又不着痕迹地启示吴王自己悟出道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之前大臣们的劝说就显得“质”有余而“文”不足。还有像《晏子使楚》、《烛之武退秦师》等故事,无不是文质兼备的成功交际案例。良药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关键在于你能否找到相对合适的表达方式。(二)情理交融,情感抒发与观点表达相得益彰我们常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实,在口语交际中“情”和“理”的完美结合就表现为一种“礼”。口语交际中“理”的表达不仅受到个人认识水平的影响,也受到各种情感体验的影响。除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之外,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无不影响着“理”的认识和表达。口语交际中能够做到合情合理、情理交融是一种很高的口语素养,也是一种很高的交际艺术。《鞋匠的儿子》中林肯和参议员的交际案例堪称经典:参议员(羞辱性地)说:“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哄堂大笑) (笑声止歇)林肯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一片静默)林肯(对羞辱者)说:“据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林肯(对众参议员)说:“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无法像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掌声雷动)这个片段中,与其说林肯是用自己机智和幽默回击了那位参议员的羞辱,不如说他是用自己的真挚感情和高尚人格征服了那个参议员,并赢得了所有参议员的尊敬和赞叹。这个交际片段中,林肯至少表达了这样几个“理”:一、以父亲是伟大的鞋匠为荣;二、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三、要爱亲人,即使自己做了总统也是。同时,这几个“理”当中更是蕴涵着深沉的情感力量:林肯对父亲的孝敬和怀念,对羞辱者的尊重和宽容,对在座所有人的热情和友善。情和理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令人叫绝。 (三)以“文”入“语”:书面语言对口头语言反哺滋养“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③这是叶老早就指出的观点。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对语言的运用,“语用”正是语文教育本体所在。书面语言相对来说比较规范,具有比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合理地将其运用到口语中能够折射出交际者良好的交际素养。而且能够提升交际的文化品位。很常见一个事实是读书多的孩子,知识面较广,词汇较丰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他们于交际中表现出来的文质彬彬、谈吐文雅等正是“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正所谓“知书达礼”。1.诗词入“语”,口语表达的诗意追求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诗歌往往是聊聊数语就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或写景或抒情或议理,或兼而有之。当你与人谈论送别的话题时,如果你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诗句来表达你的感受,该有何等的诗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分别用三首词当中的语句来概括写词和做学问乃至做人的三重境界是何等的精妙。“不学诗,无以言”,一切具有诗意的语言都应该成为我们交际言语的学习典范。“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由内而外的诗性芬芳将于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你的交际形象。2.修辞入“语”,口语表达的逻辑诉求汉语的修辞种类丰富,其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现手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修辞,顾名思义,它对语言具有一种美化修饰的功能。常见的修辞有:对偶、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格的恰当运用,可以极大增强交际言语的说服力和表达效果。修辞的逻辑功能很强,它能够大大增强语言的说服力。西哲亚里士多德在许多著作中对于修辞的说服力就非常重视,而且有很多重要论述,把修辞与人们的言语交际、演说紧密联系起来,还特别强调了修辞的逻辑功能。3.文论入“语”,口语表达的策略探求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也为我们的口语交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交际的话语从表达方式上来说主要有叙事、抒情、说理几种主要形式;从功能上来说又可以分为描述外在事物和表达主观态度和情感两个方面。④以叙事为例,交际者只有听懂表达者叙述的内容,才能准确把握叙述的真相并作出适当的应对策略。否则就会因为理解片面甚至误解而导致失礼。从倾听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借鉴叙事理论来把握叙事性内容。具体从“切分事件”、“抓住情节”、“把握角色”、“注意场景”这几个方面入手,就能比较全面的听懂叙述者所讲的内容。交际也只有在听懂的基础上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互动。深层的理解和互动是更高意义上的“礼”。“礼”和“理”作为口语交际的两大核心目标,二者互为一体,不可偏废。教学中只有把“礼”和“理”进行有机融合,避免“礼”而非“理”和“理”而非“礼”的现象,寻求“礼”与“理”之间的融通,才能使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渐入审美佳境。参考文献:①杨伯峻著《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6年12月第一版第68页②黑格尔著《小逻辑》 商务印书馆 1980年7月第2版 第279页③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一版第16页④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4月第二版 第206页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用”经验:口语智慧的生长之源    下一篇:哲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透视——剖析小学阅读教学的“无根之‘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