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有效有味:语文课堂的境界追求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泽国镇第二中学 陈灵芝

  【摘要】语文是一门不仅自身是文化而且负载文化的课程,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和特殊地位。它蕴含着无尽的精神滋养,具有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及培养综合素质等多重功能。因此,语文课堂要重视语文的价值思想,有生活味,重视立德树人;营造民主和谐的生态味的课堂,进行本色的浓浓语文味的教学,挖掘、生成无限的课堂资源,完成载道传薪、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生活味 生态味 语文味 生成味

  语文课堂是什么?语文课堂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场所,是语文学习的场所,是树德育人的场所,是生活的场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更应该体现出“场”的意义。语文课堂中的“场”不仅只是“空间地点”的含义,更应该有类似于物理学中“场”的含义。物理学中的“场”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力量源头,是能量的海洋。语文课堂中的“场”应该是一种气息、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充满整个课堂的浓浓的味道。这味道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置身于课堂的学生会被这样的的场境深深吸引,并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与教师同学不断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感受,体验感情,最终转化为智慧,积淀文化,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语文可让应该如何营造出这样的场境呢?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充满生活味、生态味、语文味、生成味。

  生活味就是从学生的人生发展角度实施语文教育。在与语文学习的有关活动中进行文化修养和人格构建,促进人的文化生成和精神发展,以此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弘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主体超越。

  生态味就是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学出发,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为学生的思考质疑、互动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精神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语文味就是就是要语文教学返璞归真以臻美境,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在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氛围中感受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生成味就是让教学过程变成师生、生生不断相互交流,让课堂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育思维方法的独特性,并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普遍性有效性相统一。

  几种味交织在一起,弥漫整个课堂,是语文课堂的常态化表现。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被充分激活,全身心的体验到知识的获得、情感的熏陶,课堂就真正走向富有“生命的课堂”,真正走向“学生的成长”。

  一、生活味--真实的语文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语文教材充满了人文气息,新教材更是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融读书、理解、表达于一体,深入作品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

  1、 在阅读中思考人生

  开放式的阅读教学,不仅摆脱语文教学的平庸、繁琐,还能最大限度的促使学生有时间、空间对社会、人生进行思考关注。我在教学《藤野先生》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让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品质,体会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文化和情感。如:文中的两个“讲义”,各指什么意思“添改讲义”的“添改”可以换成“修改”或“批改”吗?为什么?通过品析,学生们都能体会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认真负责的精神。

  如有教师在教学《窦娥冤》时,设计了下面一道思考题:由“窦娥含冤负屈”想到了什么?由于此题比较开放,学生想到了很多。他们想到了优良传统得不到发扬光大,想到了帮助别人做好事被人误解,想到了执法不严,想到了人们习惯弄虚作假。有一个学生回答更直率:“当今,像窦娥一样受屈喊冤的例子还有很多,近来媒体报道的富二代、官二代们的一些行为让人不平。我们这些穷二代、贫二代拿什么和他们拼?”教师引导他们展开讨论:“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学生的思路渐渐清晰,有同学说道:“越是这样,越要拼命学习,我们虽然失去了外部环境的优势,但是,我们还有绝对的优势存在,那就是我们有远大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意志,这些是我们今后立足社会的资本,也是与富二代抗衡的法宝。”

  2、在写作中关注人生

  作文历来讲究文以载道,以意为先,而“道”、“意”就是思想道德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如组织学生开展以“为谁而学”为主题的系列作文,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了共识--为了自己学、为了未来的幸福人生学。道理很简单:为了祖国而学,似乎有点空,现在的学生说话、做事更加注重自身实际;为了父母而学,似乎有点虚,作为一个将来要独立于社会的人,未来要靠自己打拼;为了老师而学,似乎有点假,老师教了一届又一届,哪有个个都成才。

  写作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有励志功能和发泄功能,能激励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调节自己的情绪,还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言行日趋高雅、人生日臻完美。如组织写作文学名著和名人传记的读后感,其目的就是用名著的深刻思想和名人的崇高德行来影响、熏陶学生。

  二、生态味--绿色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使课程目标发生了重要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以及教育评价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精神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生态味的语文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学出发,把全新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价值的体现,也是生态课堂的根本目标。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张志公先生在谈到语文教改时曾经说过:“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接轨。”今天的语文课堂要关注人的发展,就必须将课堂的“门”彻底敞开。学生是一个个有丰富个性和鲜活生命力的个体,知识是学生个体经验积极主动建构生成的。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多种形式,是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特别是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让每个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考、质疑、归纳、总结、找规律等自主活动去填补,会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如教学《社戏》时,课堂导入环节,用事先制作的以校园歌曲《童年》为背景的音乐动画,以此点燃学生追忆童年的激情。上课后,让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然后,分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同时还把课前制作的有关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情节有直观、具体、深刻地了解,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接下来让学生针对有关情节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自己认为最生动、最喜欢的情节,以及喜欢的理由。经过一番探讨,好多学生喜欢“月夜归航”这一情节。为了鼓励学生继续深挖课文,激发学习兴趣,我以“偷”字引申开来,让学生讨论、分析,深刻透彻理解了该课的知识点。最后,引导学生即兴口头作文。这样,其实就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2、搭建创新实践的平台

  新课程在重视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教学的交流活动,注重学生讨论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了什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课堂上追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和能力。该放手时就放手,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如教《皇帝的新装》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然后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己安排角色进行表演。由于是自己安排,学生兴致高昂,表演认真生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尤其是扮演皇帝的那个学生,通过皇帝的语言、动作、神态,把皇帝丑陋的外表以及虚伪自私、昏庸无能而又骄奢淫逸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既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表演天赋,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文章深层的含义。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必须给学生时间的机会,必须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语文味--本色的语文课堂

  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写到:“对提到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就是语文的缰绳。”黄厚江老师认为:“语文课堂首先是语文课,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实践为主要活动,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根本目的。”可见,语文姓语名文,语文教学就是练语习文---语文课说到底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学生学习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1、以读为本,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景美、境美、情美,需要反复诵读才能体会,知道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字句的停顿、语音的抑扬、语气的顿挫、声腔的变化、语速的缓急、语调的轻重、可以得到美的熏陶。特别是教材中的诗词教学,诗词有错落有致的节奏、高昂低沉的韵律、更需要我们反复诵读、细心体会,方能接近作者的心灵。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先是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本的内容;然后是结合注解再读,读准字音,把握文章主旨。接下来是带着问题读:始终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一个字?其后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讨论明确。又要全体读,读出“独”的韵味。学生在朗读中注意了诗词错落有致的节奏、高昂低沉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就不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体验到了古诗词的音韵美。

  2、以品为基,让语文课堂沐浴于意韵美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也不相同。指导学生用比较法、替换法等品味词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交《孔乙己》时,让学生用“摸”或“拿”来替换“排”,通过比较,同学们会发现孔乙己排钱的动作既是掩饰自己的窘态,也是故意炫耀:“排”字表现了孔乙己自恃读书人的傲气,传神地写出了他的虚荣心和迂腐性格;若改为“摸”字,则说明他穷困之极了,不能在短衣帮面前充有钱人;若改为“拿”字,人物形象又太一般化了。教学《散步》时,我先要求学生重点找出散步时一前一后两对“母与子”组合的对称句子(“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然后问学生:这些句子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初步分析后认为这些对称句子主要突出了音韵美。我提示学生:紧扣课文中心和四个人的年龄做分析。学生经过品读,感悟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的众人,在上有老下有小两者不可偏袒的情况下,营造“和谐”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体现了中年人对生活高度的使命感。

  四、生成味--开放的语文课堂

  课堂是师生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和对话中,出现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常有的事,这就是课堂的生成。课堂有生成味就是教师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情况,并迅速地将其利用并转化成教学资源。有生成味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交流通畅课堂更加有价值。

  1、质疑探究,生成资源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其思维是开放的,他们的质疑是无法完全预设的。当学生质疑时,教师要静心倾听,深入思考,随时发现学生的新见解及存在的问题,判断、回应、选择、引导,进而发掘蕴涵其中的课堂教学的新资源,为教学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于漪老师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立即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大家都笑了。于老师继续问:“既然万万等于亿,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而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学生哑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万万听起来响亮;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和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提问,深入探讨,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精神,又生成教学资源,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

  2、把握异点,促进生成

  异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产生的不同的见解或看法。异点往往就是文本解读的难点或重点、疑点。它们是由学生提出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利用课堂的意外进行生成教学。异点往往是引起观点的撞击,生成课堂焦点,形成思维火花迸发的场景。教学《祥林嫂》时,在解读分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时,根据预设,鲁四老爷理所当然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上课时,对文中的柳妈,学生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她自己就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深信有关迷信,但是她不是故意吓唬祥林嫂的,可见不该是凶手。这时,有一个学生突然问:“既然柳妈不是凶手,那应该怎样理解鲁四老爷就是凶手呢?鲁四老爷是不是受害者?”老师一愣,随即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能揣摩一下文中显示不同时间鲁四老爷的心情和对祥林嫂的态度吗?”学生积极讨论,带着一种求知的热情与兴奋投身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不拘泥于已有答案的、不落窠臼的批判性思维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支持,这就是有意义的生成。

  语文课堂的生活味,注重的是人品的熏染,它贯穿在每一节课中,让学生终身受用,社会永远获益。语文课堂的生态味是和谐、民主的课堂,从根本上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尊重自由心灵,激发自主表达,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注重的是引导得法,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堂的生成味强调了课堂上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我们要善于捕捉,用多元的生成,为课堂注入汩汩活水。教师只有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学生生命活动的发展,课堂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课堂才会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实现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陈瓏生,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湖滨,“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J],语文月刊,2009.05.

  5.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8.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学科之长 将学生思维训练推向沸点    下一篇:诗意,栖居在语文教学之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