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词句品读且阅读教学的一个支点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四中  陈华琴

  摘要:阅读教学的抓手在哪里?从何处入手?怎样分解重点?如此种种的问题常常成为教师的一大困惑。让词句品读与阅读教学有效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抓住了词句品读,是指导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情感的有效平台,是引领学生深层剖析文章内容、解读文章主题的有效方法。选择关键词句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教学的一个支点,从而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会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充盈。

  关键词:词句  阅读教学  支点

  阅读教学的抓手在哪里?从何处入手?怎样分解重点?如此种种问题常常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困惑。自从听了江苏翔宇集团杨权应老师的一堂《孔乙己》,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越是经典越不好教”。相信这是很多教师共有的感受。尽管经典篇目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相关资料,但同时也使得经典成为人尽掘之的金矿,很难在其中体悟到一丝“惊喜”。江苏杨权应老师对《孔乙己》的课堂设计另辟蹊径,他紧紧抓住文中的“半”字,串起全文,串起了整节课。教师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孔乙己说话“半懂不懂”,做事“半途而废”,读书“读了半辈子”,喝酒“只喝一半”,身体“半残废,被打折了一条腿”,“灵魂”只死了一半,“死了,名字仍被记在酒店的粉板上,灵魂不能入土为安”,身份“半长衫半短衣帮”……,在总结其“半”字人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挖孔乙己的思想灵魂,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的凉薄与病态”。抓住“半”这个切入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纵观杨老师的这节课,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文本,处理教材,以挖掘文本关键词句的方式来优化教学,绽放出别样的生命课堂。

  语文的内核是语言,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做到言文合一。就具体的阅读课堂而言,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揣摩文字、品味语言,去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涵,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

  选择关键词句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教师从文本角度和教学目标出发,以理解和思维发展为本,人文性渗透其中,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正途。

  基于杨老师的这节课的启发,基于对新课程的理论学习的领悟,基于生命课堂发展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确实是将词句品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支点,自始至终地进行我的教学工作。

  一、品读词句是解读文本,深入人物内心,深化思想主题的切入点。

  教师对文本独到的解读,是实行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的一个前提。教师引领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人生感悟,去细细地品味文本的语言,读懂人物,更要读懂人物内心的世界,从浅层内容深入到人物的情感深处,感悟作品的思想主题。因而,如果我们一味地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或许对作品能得到一个大概的认识;如能抓住细节,抓住关键词句这一切入点,细嚼慢咽,逐一品味,或许就能达到更好地解读文本,深入人物内心,深化思想主题的目的。

  《孔乙己》一文中一共有14次描写了“笑”,我们只要抓“笑”这个切入点,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细细地品读短衣帮的“笑”“穿长衫”的“笑”,小伙计的“笑”,孔乙己的自笑,对这14次笑,一一加以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孔乙己这一悲剧人物的悲剧人生,并顺藤摸瓜,体现作者鲁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孔乙己》所反映的主题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现实很远,由此,选取教学的切入口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中,我发现文中的这14个“笑”,尤为显眼,于是,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笑”这,模仿店中人的嘲笑和孔乙己的笑,指导学生明白孔乙己是在人们的取笑中登上生活舞台,又在人们的嘲笑中扮演着一系列丑角,最后默默离开世界。从而感知当时社会的冷漠与冷酷,让学生明白孔乙己在笑声中出现,在笑声中死亡,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的凉薄与病态”。“笑中产生悲剧”这正是鲁迅揭露旧社会的高超艺术。

  一堂语文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有时,我们只要抓住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就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你就能顺利地带领你的学生走近文本,深入人物的内心,充分挖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挖掘语言背后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品读词句是走近作者,浸入文本内涵,升华阅读情感的突破点。

  于漪老师认为:“语言、思维、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实际工具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探究其中内涵,是加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深化情感的重要方法。

  关键性词句作为核心“语言”,蕴含丰富的情感,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点、燃烧点。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文字,浸润其中,把关键词句作为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升华自己的阅读情感的突破点。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我发现每届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文中父亲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我”的泪很快地流出来,可学生并不感到有什么感人之处。后来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不做事,无法体会父母的酸辛。于是,我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来解读,独具慧眼地以“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以“不容易”作为情感的突破口,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看到父亲肥胖的身子爬月台的不容易,触景生情。想到此次家庭的变故,想到年老父亲将到异地谋生的悲催,感受到父亲在自身处境极为困境的情况下对儿子的厚受的理解和感激。

  关键词作为作者情感集中表现点,仅存于文本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和朗读,应构成教学细节的主体。通过突破关键词句,通过品味和感悟,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

  三、品读词句是感知文本,领会思想内容,进行深层挖掘的着眼点。

  在文中,某个词语或句子就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点,仔细思考,全文处处与之紧密相连。如果抓住这些中心词句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如教学《背影》,我曾经进行过同课异构,不再以“不容易”作为情感的突破口,而是以“背影”为挖掘的着眼点。先让学生提炼出“作者对父爱的感受浓缩到哪个词语之上”,引出“背影”的话题,再进行讨论“作者为什么偏要抓住这个臃肿的背影,而不是正面来写”,这样就抓住了文本最为传神的文眼为着眼点。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对话,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台阶》中我们可以把“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从没觉得因为台阶的造成自己的地位有了提高”这一关键句子,作为解读人物的着眼点。因为“我们家的台阶低”,造一个高台阶的屋成了旧式父亲的人生目标和最高理想,他用大半辈子造好的房子,希望有人赞美他,来满足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可是“可悲”的是没人说过,想不到这凝聚他一生的价值的台阶根本没有得到他人重视,“父亲”最想得到的对其人生价值实现的肯定和尊重,但是他却“从没觉得”有过,你想,一个人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地,导致他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改变。教学时,就抓住这句话,就抓住这句话中的“没人说过”、“从没觉得”进行展工,就可以深刻领会文章内容,深刻剖析当时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现状。

  四、品读词句是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重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聚焦点。

  抓住语文关键词句教学,由关键词语、句子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是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的成功策略,也是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聚焦于关键词句,从字缝里去读,读出深度,这样才能使语言层面走向文化层面,正确解读文本言语,理解文化内涵,领会作者写作要旨,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醉翁亭记》这篇千古名文,除了作者高远的立意之外,还与作者巧妙的用词密不可分。读罢全文,特别是细细吟哦21个“也”字句,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不仅有一种一唱三叹的韵律美和音乐美,而且与作者的心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一个醉在其中,乐在其中,悠然自得的醉翁形象由此跃然纸上,令读者也不得不深深地陶醉其中。

  因此,教学《醉翁亭记》,抓住了这21个“也”字句,就算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金钥匙。通过反复地品读这21个“也”字句,既可体会到琅琊山朝暮、四季变化莫测给人的无限情趣,也可体会以万物各得其所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也可体会到自己与人类、花鸟共欢乐的宽广襟怀……21个“也”,就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照片,就像一次充满丰富情感的旅程,理解了它,就像完成了一次精神境界的升华。

  可以说,这21个“也”字,成就了这篇千古奇文,也成就了我的学生对古代的作者的精神境界的体悟,从而解决了学习上的难点。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素,加强对关键字词句的品味研究和感悟;从而进入文化思想的层面,把握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会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充盈。

  诚如专家所言:语文味不脱离“语言”之核心,不脱离文字、文采。魂兮归来,语文的魂是语言;血肉兮归来,语文的血肉是真情诚意。品味语言,把它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支点,进而触摸语言背后的广阔世界,才是生命课堂的真正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05-239.

  [2]贾燕敏。 妙用词串,让课堂生辉[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23:79-90.

  [3]陈孝均。教学设计技能的构成与形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16-311.

  [4]《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点评随笔,怎一个“阅”字了得——也谈随笔评语中的立德树人效应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文本教学中高效阅读“抓手”的选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