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品味语言——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 语文课,应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集文本,品味语言。阅读教学中,应从“外热内冷”向“冷热调和”转变,用更高质量的问题打开学生的心扉和思路;从 “舍本逐末”向“诵读体悟”转变,用朗朗的书声去诠释文心;从“满堂言说”向“搭桥铺路”转变,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引导点拨,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从“声光电影”向“内化提升”转化,在静默中实现课堂的语文价值。
  【关键词】 品味   设疑  诵读  主导  内化
  近日听了多节关于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有些课堂充满声光电影,热闹非凡、精彩纷呈、五花八门,也有些课堂紧扣语言,引领学生细细品味,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让我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的话,“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文本最能体现语文教学价值的部分,自然应该成为语文的核心教学内容。真正的语文课,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体式,聚焦学生学情,品味语言文字。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丰富基本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提高语言审美能力。这在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里是没有的。怎样完成这三大任务呢?“课程标准”又提出了“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如何改变阅读教学的现状,让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真正落到实处,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从“外热内冷”向“冷热调和”转变
  现在,很多教师阅读教学一直处在“外热内冷”的尴尬状态。所谓“外热”,是指教师一方;所谓“内冷”,是指学生一方。教师投入的多,学生产出的少。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这种外热内冷的状况使阅读教学长期“负债”经营,做着亏本生意,到头来,赔尽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赔净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赔掉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外热内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做的绝大部分是无用功,学生绝大部分是心不在焉。
  教师尽心尽力,在忙着做什么呢?为学生肢解文本。从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忙着抽出文本的中心思想,抽出文本的特殊意义,抽出文本的重要段落,抽出文本的重要句子,抽出文本的修辞方法,抽出文本的表现手法,抽出文本的思想价值,抽出文本的高尚情感,抽出文本的结构特点,等等,越抽越多,越抽越细,最后,一篇血肉丰满的美文就只剩下了根根筋骨。语文是最形象的,最生动的,最有感染力的;抽,只能把它变得抽象,变得干枯,变得味同嚼蜡。结果,学生阅读的趣味荡然无存。他们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盲目地、麻木地跟着老师走。要么随声附和,空喊几声“好”“对”;要么呆若木鸡,一言不发。
  面对文本,学生为什么越来越冷?主要原因是,阅读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和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他们被剥夺了感受文本、思考文本、欣赏文本的权利。问题由老师提出,分析由老师代替,答案由老师整理,他们以为文本于己无干,只要记好笔记就行,读不读都没有关系。
  阅读教学既不是老师自己的事,也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它是师生共同开发文本,利用文本的心智活动,是于师于生都有益的活动。古人所谓“教学相长”说的就是这一点。阅读教学必须走师生共同阅读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冷热调和”,只有“冷热调和”,阅读才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如果“剃头挑子一头热”,最后的结果必是“虚火攻心”。如何做到“冷热调和”,设疑质量的高低非常关键。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和思路,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学生、老师、文本的思维交锋和情感交融,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教师在执教《孔乙己》时让学生思考:孔乙己为什么不能踏踏实实的做事?为什么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这两个主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愉悦,起到牵一发而动千钧的作用,老师引领着学生细品文本,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深刻地体会小说的情节美、人物美。可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打开他们的心扉和思路,让学生在审美的享受中激发情感,使师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很好的交融,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要适时地采取设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愉悦,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
  二、从 “舍本逐末”向“诵读体悟”转变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一直在做着“舍本逐末”的事,这里的“本”是读书。“末”做练习。阅读教学中的“舍本逐末”的主要表现是:弃读取练,量化阅读。所谓量化阅读,就是把文本内容变成一道道稀奇古怪的习题,使阅读专门为做练习服务。于是课堂上,朗读没有了,鲜活的有声的语言变成了日复一日的机械操练。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给学生设计各式各样的练习题。学生一心做题,唯练习是从。于漪老师在上个世纪就大声疾呼的语文教学“见段不见文,见层不见段”“‘不闻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如海洋’恐怕是极形象的概括。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成若干习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的现象至今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阅读教学只抽出几道干巴巴的练习题,学生对文本里的情感丝毫没有体验,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求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离开读,尤其是朗读,是根本无法做到的。曾国藩在《家训》中对他的儿子纪泽说:“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学古文如此,学现代文同样也要读得声情并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朗读是最直接的欣赏,是最陶醉的欣赏,是最快乐的欣赏。比如有老师执教《变色龙》一课,就把功夫花在引领学生朗读上,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随着情节的发展,注意人物说话时应该具有怎样的口气、语调、神情、动作,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努力达到逼真、形象、贴切,然后再注意眼神、动作、表情,当一个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看到学生的投入,这投入表明学生真正读懂了《变色龙》,表明多读是能激发学生的的审美感悟与再创造的能力的。
  阅读教学不是不要练习,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它是为巩固阅读、深化阅读服务的,所以一定要适量、适度,决不能过量、过度,同时我们还要把读书看做是练习的重要部分,练读永远是学生的“本”,做练习永远是学生的“末”。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决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而要用朗朗的书声去诠释作者的内心,在书声中去成为文本的知音。
  三、从“满堂言说”向“搭桥铺路”转变
  有些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把教师赶下讲台,让学生唱主角,似乎不这样做就不是以学生为本。于是,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集体大讨论……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非常活跃,他们认为老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说明该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这也被当成了检验课改是否成功的准绳,于是“无说”不成课就成了一种课改的时髦,而阅读思考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庸,阅读教学也从以前教师“满堂灌”、“满堂问”,再到现在的学生“满堂说”。
  文本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孩子们的人格。让学生唱主角没有错,关键是怎样唱。把讨论作为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未尝不可,但是,把讨论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就容易追求热闹的表象了,我以为,这不是阅读教学的进步,而是一种倒退。阅读需要相对安静,需要自己的理解,如果只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一直沿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前进,这只能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用自己的问题和学生的讨论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强行牵着学生走进自己预设圈子里,这当然是对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一种误解。同样,学而不深思却侃侃而谈,课堂往往没有厚度和深度。“满堂说”是很难让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深层地激发他们的潜质。
  王荣生教授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学生“满堂言说”的课堂是松散的,是难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合宜选择的,因为文本的内容有许多是非语文的,光靠学生如何辨别?只有老师认真取舍,积极引导,才能保证学生学到合宜的教学内容。余映潮老师执教《羚羊木雕》,其教学步骤为:一、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学生简说课文中的矛盾,理解文章内容。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1、“说”这个词是常常用。…… 2、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  3、对话有时用其它的“说”。如……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四、根据下面的对话,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五、就下面的“场景”进行说话片断练习。余老师细心地从课文中发现了一个极有训练价值的内容--“千姿百态表示‘说’”,然后充分利用课文,通过自己的引导点拨,进行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语文课堂。
  四、从“声光电影”向“内化提升”转化
  多媒体手段是现代课堂的基本工具,有些老师喜欢在解读文本时用较直观的影像,多媒体确实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整节课使用大量的影像就非常的不好,在听到公开课中,我们不乏看到教师大放视屏或成为PPT放映员的现象。
  大量运用“影像”会钝化学生思维,使大脑不再积极思考地去语言,不再有丰富地去想像语言,不再追逐文本文字,而是在“影像”的浅表意境里流连忘返,逐步形成定势思维,导致形象机械化,不自觉中影响了学生在阅读中想像力,这中做法必然导致学生语言能力的退化。古人主张在阅读时从“言内”拓展到“言外”,如果“影像”太多,基本的“言”也没有,如何去“察其言、会其意、明其理……”如何会有学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有效提高?课堂上,我们要透过文本语言,挖掘“语文味”,通过丰富的想像,还要使学生听而有声、嗅而有味、赏而有色、感而有情……在不知不觉中,使文本中洋溢的语文意蕴深入学生的内心。一位教师在执教《台阶》时,就扣住的“父亲的眼神”展开教学。文中写道:“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老师没用任何多媒体手段,而是带着学生反复读,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去揣摩父亲的心理: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高台阶的房屋?到时该有多么气派、多么风光,再也不用低眉哈腰,可以挺直腰板走路,也不怕别人瞧不起了,我一定要盖起这样的一幢新房……从而品味出这里父亲“专注的目光”有哪些深刻的意蕴有羡慕和向往之情,也有不甘人后、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内心。
  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学须静也”,“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课堂上需要相对安静,给学生以默读、沉思、联想、共鸣、质疑的时间,阅读需要学生自己的与文本的有效交流,需要一定的再创造,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个性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积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人和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问题”,而不能总是一味地安排喧嚣的讨论活动。“语文活动中不一定发生语文学习”。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语言是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的外在表现,是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文本的价值均通过语言得以实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要立足于语言、通过语言、借助语言,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语言本身进行咂摸品味,思考作家为什么选用此语言而非彼语言进行表达;去关注语言的表达,思考语言背后作者独有的观察世界、诠释世界的视角,体悟潜藏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新课程形势下,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心营造,深挖细找,、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品味语言,享受阅读的魅力和乐趣,让学生的自我学习需求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3、钟叔河﹒《曾国藩教子书--读书。作文。做人》﹒岳麓书社﹒1986年版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曹明海著﹒《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析课前如何有效设计教学    下一篇:农村初中“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的实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