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之浅见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七中  郑连英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行为,是课堂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课堂的有效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有效性的角度来了解和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有效提问存在着哪些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有效提问的相应策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提问无目的;提问没有节制;提问无探究性;提问的封闭性和呆板性。初中语文教师要真正实现有效提问,就要运用有效的策略提出有效的问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应有的放矢,有启发性,富有艺术性,具有时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教学策略

  一、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在设计课题提问方面存在着大量的误区,很多的课堂提问没有实质意义。我们的语文教师有的只是为了单纯地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提出很多机械单调、平庸肤浅的问题;有的教师由于教学无计划性,提出了许多不着边际,空洞宽泛的问题;还有的教师因自身缺少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大量没有探究价值和启发性的问题,零打碎敲,驴唇不对马嘴;更有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呆板封闭,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提问不但不能起到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甚至抑制学生的思维,最终违背了课堂教学提问的初衷和目的。

  (一)提问无目的

  不能从教学目标出发,满天撒网,问题之间没有关联,或者教师随意问,满堂问、流水问,使整个课堂教学杂乱无序,学生不能得到知识和思维发展。而且提的都是一些很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可以用“是”、“不是”等来回答,这样的提问并无什么实效。

  (二)提问无节制

  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老师滔滔不绝地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现受到了严厉的批判,而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改“满堂灌”为“满堂问”,如果大多数学生未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思考和回答,那么提问将不具有什么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少数学生能获益。

  (三)提问无探究性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到的位置”。有些教师因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钻研,提出的问题往往简单肤浅流于表面,答案往往一目了然不需思考,正如张志公所指出的“问的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 。

  (四)提问无灵活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灵活生动的,而不该是呆板的。尤其是语文这样一门人文学科,对每一篇文章的解读都是个性的,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经验基础、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于文章的解读就会不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应是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的,允许和鼓励学生多元解读,从多个思维角度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二、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教师的角色定位看,教师提问的数量很多,由过去的“满堂灌”而变为“满堂问”,学生不费思索之功,误以为是启发式,而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进行灌输的又一种表现。

  第二,从学生的主体性上看,课堂上没有学生提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教师不敢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问,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哪怕是打乱了教学计划,教师回答不出来也无妨,因为学生提问本身就已经是课堂的一个闪光点。

  第三,从教师对待学生回答的反应看,有些仍停留在重复、重述、更正层次上,缺乏追问、延伸以及层次的拓展,启发性提问太少,这反映了教师备课不充分,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总之,提问早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长期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活动,不但没有继承我国古代教育中有关提问的优良传统,而且也没有体现西方教育中有关提问的先进思想;既没有很好地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又与当代语文育人目标相去甚远。

  三、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善问、巧问是语文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教师通过提问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因为问题问得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回答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过程。教师通过对不同层次接受能力的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就可大致判断各群体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根据这一情况便可对自己教学效果做出大致的判断,并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这样的理解,现对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作了以下概括:

  (一)课堂有效提问应有的放矢

  1.设计“问题链”,逐步达成目标

  提问要紧扣教学内容,围绕着学习目标进行,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就要花费心思,围绕目标整体考虑,可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如在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可设计以下问题:1、苏轼在游承天寺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2、苏轼的心情为何有这样的变化?3、从这变化可看出苏轼有怎样的性格品质?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它们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逐步靠近文本的深处,实现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情感的多重目标。

  2.设置“主问题”,牵一发动全身

  初中《语文课标》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种种目标,就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我以为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是能起到以一驭十、提掣全篇的作用的。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它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点,也是文章的命脉,所以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具有设置主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有效提问应富有启发性

  1.控制提问的密度

  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所以教师提问的频率要讲究一定的限度,既不能象征性的提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又不能满堂问,而是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知识的关键设计适量且质量高的问题精问。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仅占56%,换言之, 语文教学中尚有近半的提问是无效的。君不见不少语文课,“问题”满天飞,师生一问一答,此起彼落,就如一场“高速度”、“高频率”的对话竞赛。可谓积极、这种多而滥的提问,使学生总被牵着鼻子走,他们只是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不能真正进行冷静、认真的独立思考。例如,一位教师分析《背影》时,颇有用心地设计了好几个问题:(1)文章开头首句中的“最不能忘记”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关系?(2)第二段写了几件事?这些事和背影有什么关系?(3)父亲去为儿子买桔子时,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背影?这些问题,跳跃性极大,而且每一个问题都较复杂,学生的思维很难集中在一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而是往往被牵着鼻子匆匆忙忙地从一个问题进入另一个问题,最终什么问题也解决不好。这样又怎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呢?

  2.掌握提问的难易度

  问题设置要难易适中,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本人在两个班教《荷花淀》时,都重点探讨了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但由于设计的难易不同,教学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第一次,是这样提问的:“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呢?”由于问题宽泛笼统,设计面大,学生很难回答清楚。第二次,我重新进行了设计:“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中重点有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图景?“”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些景物来描写,有何作用?“这样提问,化难为易,学生也就乐于思考,从而深化了对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认识。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人的认识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有效的课堂提问不能停留在”己知区“的简单水平,也不能放在”未知区“的高难层次上,那样的提问都是没有价值的。有效的提问应该是靠近”最近发展区“的,接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范畴,接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逐步解决问题。

  3.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合理设置问题的分布,使问题有梯度。就像爬楼梯一样,从第一个台阶迈向第二个台阶,逐渐地到达楼顶。如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变色龙》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怎样的?(善变)(2)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一是变的快,二是变得蠢)(3)奥”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4)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是将军的权威)(5)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作者讽刺的锋芒不只是指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是直接造成这种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这种有梯度的提问,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就可以引导学生由文字表面逐渐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

  (三)课堂有效提问应富有艺术性

  1.直题曲问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他们的思维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像写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善于转弯抹角、留下”艺术的空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并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愚公移山》时,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中的”孀“字与”遗“字的含义,并无直接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很疑惑,后来看看课文释解,就豁然开朗:”这小孩没爸爸!“这样,通过巧妙提问,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是激趣的直接推力,看似轻而易举的一推,却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曲题直问

  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如《孔乙己》一文的文末”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孔乙己的性格和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就可得到这样的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3.变换角度问

  同一问题如果问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有位教师在教《孔乙己》时,一开始就提问:”孔乙己是谁的名字?大家说说看。“这个问题使同学们马上就产生了好奇:”孔乙己难道不就是他的名字吗?难道他还有别的名字?那么人们问什么喊他孔乙己呢?“,学生们迅速进入阅读和思考,并最终领悟了:孔乙己不是他本来的名字,而只是绰号,人们不知道他的真正的名字叫什么,也不关心他是谁,由此也可见出孔乙己的命运了。这样提问很容易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研读课文,这比直截了当地问”人们给孔乙己起绰号反映了什么问题?“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了。

  4.深题浅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深越好呢?当然不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如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文中写到了温馨的手足情,学生不难理解,而文中蕴含的对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的思考,却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可联系学生的经历和情感先从浅处提问:”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学生就会兴奋地说:”喜欢“。然后接着再问:”这么有趣的游戏作者为什么不喜欢呢?他面对风筝时产生什么情感?“学生经过阅读,思考,讨论,理解作者的惊异和悲哀,以及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做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成为杀害兄弟精神愉悦的‘刽子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的’刽子手‘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可以化难为易。

  (四)课堂有效提问应具有时效性

  首先问题的提出要把握时机,应该在学生思维正活跃,正沉浸在某种情境中的时候。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的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之时,这时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在学生最急于求索的时候提出问题最易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带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其次提问后要有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或指定学生来回答;思考的问题越有价值,需要的停顿时间就该越长”而不应问题一出,就催着学生“抓紧时间,抓紧时间”,或者干脆马上指名回答,在学生甚至还没完全理解问题时怎么可能会答出好的答案呢?思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靠着催促就能行的。所以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才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外的问题。因为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可能立刻就能把答案组织完整严密,尤其是语文学科,学生需要深入思考、联想、回忆、对比、组织语言的时间,而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也应给其他学生一个思考和评价的机会。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提问效果。另外在学生懈怠、注意力分散时提问,可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保持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所以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到问题的有效与否。

  参考文献:

  [1]王俊香。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甘肃教育(语文教学),2006(6)。

  [2]韦芳。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科教文汇,2008(2)。

  [3]黄明。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合理性[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4]王植定。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J].上海教育科研,2006(5)。

  [5]张兰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研究与实践[J].甘肃教育(中专职教教学),2005(2)。

  [6]陈小东。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课堂教学,2006(11)。

  [7]魏彦良。巧妙提问,诱导思维---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河北教育,2005(8)。

  [8]张志云。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原则谈[J]科教文汇,2008(7)。

  [9]胡忠辉。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教育,2008(6)。

  [10]陈小红。谈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J].教育战线,2009(9)。

  [11]王恩健。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J].科技教育,2009(4)。

  [12]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从文本细读中找寻语文教学的灵感和真谛    下一篇:“学”“导”和谐 理想境界的召唤——“学导”下初中语文课堂提效策略摭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