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立足语言训练,撬动语文能力的发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城西小学  方海丽

  【摘要】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要真正实现学生语
  文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其立足点一定是要回到“语言”这一原点。
  每个老师都要有自觉地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意识,要聚焦这篇课文是如何运
  用语言文字的。本文力图从营造语言气场、品读语言味道、实践语言表达这三
  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有效的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  语言训练  语言气场  语言味道  语言表达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语文课必须回归到对文本语言的体会、品味。正如于漪老师说的:“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指导学生认识母语的特征与作用,体会它的丰厚的文化内蕴,培养他们对母语的感情。”唯有如此扎实地进行语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王尚文先生以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课程,是汉语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相加而不是相混。每个老师都要有自觉地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意识,聚焦这篇课文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如果语文教师把目光看到怎么说上,将会看到一个新的地平线。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其立足点一定是要回到“语言”这一原点。然而,诚如傅雷所言:“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本文力图从营造语言气场、品读语言味道、实践语言表达这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有效的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营造语言气场
  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散乱无序、枯燥无味的教师语言将使课堂效率低下,更无助于学生
  语言素养的提高。因此,要促成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首先还是得从营造浓厚的语言气场入手。
  1、课堂提问,指向语言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能识会写一个个生字词、理解每一篇精读课文的思想内容,语文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而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提问仍是集中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也许是为了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相关的字词教学外,大多只是针对文章的内容,尤其是文章蕴含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观来设计提问和组织教学。而且,这些提问大多可以脱离课文的具体情境,似乎在什么课文中都可以提,如“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这样写,好不好啊?”这些问题没有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将自身已有生活经验同课文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以致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只是依据课文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论自己的感悟,连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也达不到。“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着力点。“如朱自清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学生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关键词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着力点。”(特级教师吉春亚)因此,关注语言训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指向语言形式的品析。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针对说明文的特点,可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关注点:“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但这个关注点只要让学生读读说说就能够解决,教学的真正重点应放在“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就需要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捕捉与敲打来完成,学生也就能有目的地将目光集中在语言文字的万位赏析上了。
  2、语言表达 ,准确典范
  于漪的学生曾经这样评价老师的讲课,“听于漪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
  于漪老师教授《春》这篇文章的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就会洋溢着无比的喜悦之情。”这个导语既形象生动,又达到了优美的境界,它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给学生以启迪,字句铿镪,长短句交替使用,收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而更重要的是,她将自己的语言与朱自清先生的《春》完全融合在一起,将课堂变成一个美丽的舞台,学生在她引导下进入春天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思想情境中。由此,我想,教师应精心锤炼自己的教学讲解语言,使其准确、清晰、生动。要没有语病,减少“口头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晰、明了地阐述教学内容,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可将自己上课中所使用的所有用语写在备课本上,反复斟酌,精心打磨,去掉无效用语,提高语言的准确性。此外,要对课堂的走向有充分的预测,做出多种预案,促进课堂生成,使教师面对变化的课堂,能充分发挥教学智慧。
  3、评价语言,有效生动
  在课堂评价中出现较高频次的语言是“你棒、你棒、你真棒”,并伴随掌声鼓励。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有助于鼓励学生建立自信,积极地投入学习。但是,靠频繁的同一个词语强化来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就不加分析地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无法辨别是非,频繁的掌声也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贫乏的评价语言也使评价失去针对性。
  于永正执教的《月光曲》实录如下:
  生:(读)“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传出来。”
  师:有副对联写道:“蝉噪林愈静,鸟鸣谷更幽。”这是一个小镇上的一条小路,夜晚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更显得小路的幽静,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读出这句话的意境。
  生轻轻地读一遍,师: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要想,要抓住关键的词句思考。你从“断断续续”这个词语看出了什么?
  生:从“断断续续”这个词能看出这个女孩子对这首曲子不是非常熟练。
  生:她非常喜欢这首曲子。
  师:对,弹得不熟练还要继续弹,说明她喜欢。来,握握手,你的这个发现是一般人发现不了的。读书就应该像这位同学这样,通过词句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于老师以“点睛之语”推进了学生的阅读活动,引导他们不断去发现、尝试和探究,让他们寻觅到了一条优化解读文本的“最短路程”。通过欣赏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实录,不难看出,课堂评价语不仅要真实准确,还要有启发性。面对学生的答案,教师不能仅限于简单的“对”或 “错”, 要展开具体的描述,将引导、点拨寓于评价中, 给学生思维方法以启发。也就是课堂评价语言要引领思维。
  二、品读语言味道
  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才能析义理于精微之处。小学语文姓“小”,所以首先要做的事就
  是要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会心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因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主动探索语言的运用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散发出更香醇的语文味。
  1、比较式品读
  比较式品读,即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从而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对于简练凝重的语言,如果常规的品味方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意味。新课程所选的大部分文章,语言都很有特色,每一个词语都是作者仔细推敲之后精心选择的,决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采用换词的方法,通过比较品味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语言的准确与生动。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中一段话“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段中关键的词语是“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在第一句中,我要求学生用换词法,把“闯进”换别的词,学生于是换成“进入、进去、走进”等。接着让学生比较原来的词好还是换的好。在第二、三句中的关键词用删词法,把它们删掉,让学生朗读进行体会,从而体会到“闯进”是不经允许就进入是一种侵略行为,说明很野蛮,“凡是”“统统”反映侵略者的贪婪,“实在”“任意”看出侵略者的残无人道,因此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帝国主义强盗行径的丑恶。
  正叶圣陶先生说,“从对象、场合、环境来衡量,甲、乙、丙三个词,在编一句话的时候,看用哪个词好或比较好。这同样一句话,有三个说法,自己编编看,看哪个说法为好或者比较好,这就是选词、造句、选择句式。这是学语言的重要训练,这个道理大概是颠扑不破的。”这种推敲词语的训练也正是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很有效的一种语言训练法。
  2、涵泳式品读
  清朝崔学古认为学习 :“得趣全在涵泳。”现代教育家和特级教师也是如此 ,叶圣陶说 :“涵泳得深 ,体味得切 ,才有得益”。因此 ,我们强调阅读和鉴赏语言要反复沉潜涵泳 ,就是强调学生要直接面对语言文字 ,主动体验 ,积极参与和探究 ,最终正确感悟语言表达的效果 ,从而整体把握作品文与质 ,情与感的和谐统一。
  一次听《清平乐 村居》一课,教师采用的是“以读代讲,以疑促思”的教学思路,在指导学生品味词句中“醉”字时,真正地关注语言,出现了以下放飞学生思维的片断--
  师: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你觉得《村居》这首词中哪些词儿值得细细地品一品?
  生:我说是“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中的“醉”。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呢?
  学生答后,师相机提示:谁醉?为什么醉?
  生答后,师又追问: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和同桌讨论讨论,分角色练习表演。
  (生练习表演后,上台表演)
  师点评:说得真好,演得也好!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闲适的生活,让老人自得其乐,陶醉满足。虽然他们喝了点儿米酒,但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想一想,陶醉的仅仅是老两口吗?
  一句提醒“陶醉的仅仅是老两口吗”,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再结合当时的背景介绍和诗人的资料后,孩子们知道陶醉的不仅仅是老两口,还有诗人,明白了他写词的目的,懂得了为何称他为爱国诗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这时,“为什么醉”已显而易见,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中高涨的热情已化为动态的生成。“词中哪些词儿值得细细地品一品?” 围绕一个“醉”字展开的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寻求自主、探究的细读慢品,既简化了繁琐的讲解,又将诗歌的丰富内涵化成涓涓细流,流进学生心田,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3、拓展式品读
  语文课的方向价值是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毛君辉老师执教《桂林山水》时,在 “水”这部分的教学中,老师在学生读出了水的三个特点后,补充拓展了一首诗:是谁将百里漓江,染成浓碧?是谁在晶莹的水底,铺下了片片芳草地,轻软又柔和?……请学生思考:从诗中哪些地方体会到水的静、清、绿?这一环节的安排有情感上的需要,带引学生走进文本描述的诗情画意之中,我以为更妙之处在于文本的拓展还是落实在语言,通过课文的语言理解诗的语言,品味拓展的诗的语言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语言,前呼后应,留给学生的还有这样的启示:同样的写静、清、绿,诗有诗的语言,文有文的表达,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这可能是这堂课设计的匠心所在吧!
  4、积累式品读
  叶圣陶先生提出:“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所积蓄的。只要真是他们所积蓄的,从胸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作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倘若并非他们所积蓄,而从依样葫芦,临时剽窃得来的,虽属胜义精言,也要不得。”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感情、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不断调整好朗读时的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可使作者的语言、体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与体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如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在教学第四小节时,围绕“我是怎样与朋友打招呼的”的,让学生自读。再以“读出作者与朋友的亲密无间”这一要求引领学生练读、指名读。继以“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话题让学生边说感受,边在教师的示意下反复齐读……最后,明确背诵要求,学生经过短时间的练背后,基本能做到当堂背诵。在这里,教师采用的是“熟读成诵”法,但又不是单纯的反复朗读,而是把阅读和品味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教师采用自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情感和体验读课文,最后学生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三、实践语言表达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举一反三,关键在于认识和掌握规律。我们选择的训练点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现象,而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深层任务则是让学生认识和把握这种语言文字的规律。仔细分析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只在专门写作课上大做文章,基本的模式:一选题,二指导,三范文,四实练,接着就是批改然后再进行讲评,不停的这样周而复始。事实证明这样花费很大的精力,但学生的写作水平仍停滞不前。可能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是我们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把课堂教学和写作教学完全割裂开来,认为课堂教学就只是把教学大纲里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写作教学就只能放在作文课里面训练,殊不知写作和平时的课文学习联系是很紧密的。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说:“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做得很不够。运用语言的训练有待大大加强。”2009年10月下发的《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试行)》中对读写结合作明确的要求: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运用语言可设计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
  1、设计情景,口头运用语言
  一教师在教学《清平乐o村居》时,学生对词句的意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老师请同学们闭眼,听老师有感情地吟诵。轻柔的音乐,加之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完全沉醉到词的意境之中了。于是,老师问学生:“来到村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于是老师追问:“你听到老两口说些什么吗?同桌一个做老公公,一个做老婆婆试试,他们会说些什么?”老师把学生带人意境之后又问道:“假如此刻你到了乡村,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说:“我最想像小孩一样,躺在草地上剥莲蓬吃,多悠闲。” “我最想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闻青草的芳香。”“我还想骑在牛背上,潇洒地吹着短笛,让笛声在田野中回响。”“我最想在小溪边垂钓,那多舒服。”“我也想到地里去耕耘,享受劳动的快乐。”……
  就像叶圣陶所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应。”这一教学环节,老师针对文本中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暗示、启发,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入情入境地体验诗人以及诗中人物的心绪,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意境之中,思绪与文本蕴含交错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产生心灵的共鸣。课就在这样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螺旋上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了“循文--识象--明意--悟言”的质的提升。
  2、从写景名篇中学习如何写景状物
  朱自清的《春》是描写春天的名篇,因此课文要求学生一定要背诵,但是光靠背诵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关键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这些描写景色的语言,告诉学生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使这些语言表达得如此完美。第一:清新细腻、表达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作者善于通过自我视野捕捉大自然中的景物,再用贴切传神而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现景物,使文章显得清新活泼而又充满灵气。春山“朗润”的光泽,春草“偷偷地”的情态,“抚摸”, “斜织”,“闹”等美妙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得有形有色,动静相生,把绚丽多彩的春天写活了。第二:精彩生动的比喻、拟人修辞对描绘景物特点,抒发作者感情有突出的作用: “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小草萌发的不知不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百花争艳等等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使文章锦上添花。
  对于语文来说,只有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在读中感,在感中悟,悟后再学写表情达意的方法,学生经历思维逐步提升的过程,模仿与积累保持同步,每天坚持一次积累、一次模仿,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运用语言的技巧了,“他山之石” 才可用来“攻玉”。
  3、从写人名篇中习得写人之道
  李吉林认为,“在有意创设的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观察、体验,从而达到‘不容自遏地说’的‘情动辞发’的境界”。学生从习得语言的内化过程向表达运用的外化转换,的确需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帮助学生。所以,读写联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情境,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读写。
  《穷人》一课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这样的人物刻画方法,更是值得学生活学活用。我在课中便这样创设情境:
  桑娜来到西蒙家,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映入她眼帘的竟是这样的画面,师范读(配乐)。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看到这样悲惨的情景,桑娜心里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在第七自然段下面空白的地方,教师巡视,(配乐)。
  在充分的语言描述以及音乐的铺垫下,学生的情感得以积蓄,并与作者及桑娜的情感相互交融,心思也变得细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写写桑拿是怎么想的,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就不再干涩,从而于无形中完成了对学生写人方法的指导,即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而如果单纯是在课文里面讲解人物表现手法,没有实际的演练实践, 语文课也就成了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4、从领会课文的布局谋篇中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阅读课文中,有许多文章都有其鲜明独特的写作特点,是训练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掌握写作技巧的好例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篇课文的实际渗透写法训练,让学生在分析和欣赏佳作的同时异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逐步学到布局谋篇的技巧。如《梅花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特色就是头尾呼照应浑然一体。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有关照应的句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文章的互相照应有什么好处,最后进行写作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通过对文本之“法”的不断渗透,不仅培养了学生命题、选材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学课文的同时注意渗透写作训练,那学生就能“聚沙成塔,聚腋成裘”。
  小学阶段,学语文归根结底还是要要先立足于引导学生习得语言的基本范式,如同于“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语言的习得也要放到语言的训练中去,只有将语言的“一招一式”都能练得“有板有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可能真正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 . 学语文[J],2006,(6)。
  [2]王树华等。古诗教学,应该有什么样的姿态 . 语文教学通讯[J],2012,(2)
  [3] 孙永。 万“法”归宗 实事求“实”. 中小学教育(下半月[J]), 2009,(10)
  [4] .张风友。 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2009,(S1)。
  [5]夏德刚。课堂小练笔的基本类型及功用 . 试教通讯[J],2007,(3)
  [6]曹明海。语文陶冶性教学论。 现代中小学教育[J],2010,(10)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课后题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课堂若只如初见——谈小语阅读课第一课时有效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