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试谈小学生的“快乐写作”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荫果满枝

  --试谈小学生的“快乐写作”

  温岭市大溪镇第二小学 李燕

  【摘 要】重新审视写作教学,力图探索出一条适合时代、适合学生的崭新的写作教学之路。少一些束缚,多一些引导,让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心去写作;引导孩子多阅读,多实践,多积累写作的素材,让学生们获得写作的冲动;批改作文时多就少改,珍视亮点,张扬个性,让学生赢得写作的喜悦。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写作的快乐!

  【关键词】 兴趣  阅读  生活  个性  快乐

  引言:东风无力百花残!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头戏,作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感到作文难教,特别是许多新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很难对作文教学进行良好的掌控。我们经常看到,写作课上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要注意这注意那,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许多学生都害怕上作文课,交上来的作文也总是千篇一律、言而无文。

  教师无计可施,照本宣科,我们的学生非但没有学会“写”,反而更厌恶了“写”。最令学生头痛的便是上作文课,而最令教师发怵的也恰恰是作文课。于是我们感叹:写作文难,教作文更难,难于上青天也!

  如何解决学生怕写作这个老大难问题呢?如何让学生轻松写作,让写作的课堂充满快乐呢?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反思、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一、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要想方设法为“主人”的终生发展服务。学习写作不是一时一刻的事,那是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基础。对于漫长的人生而言,整个小学教育只是起步阶段,在此之时,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收获什么,而仅仅是培养一种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起步,在“自得其乐”中学会飞翔!

  1、文章自得方为贵!

  有一首小诗是这样写的:“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了。儿子说,把直路走弯,路就更长了。”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他们徜徉其中,乐此不疲。而我们作为成人,又何必非要执拗地要求他们循着我们的逻辑生活呢!

  太多的时候,是成人用自己的方式束缚了孩子,写作文尤为如此。教师始终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去做各式各样的“引导”,却忘了面前的是一个孩子,他们虽然年幼,但他们也有思维,有与成人完全不同的想法。当孩子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时,他们只能是“应令行事”,自然,写出来的作文也只是教师“引导”的产物。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毕竟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诚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如果教师能脚踏实地地扮演好一个点拨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角色,在作文教学上也来一些“不言”,那也许一切都会变得轻松。

  几百年前,我们的哲人李贽便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拥有纯真童心的孩子才是真正美妙之文的缔造者!我们应当让孩子的笔触自由地飞翔,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心灵去书写,当他们是“为己立言”,而不是“为他人立言”时,他们才有了写作的需求,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动笔,寻求表达的言语。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在舞台上,我一直沉浸在自我之中,我一直觉得舞蹈就是在‘舞’自己。”而当我们的孩子在写作时也能感觉到自己正在“写”自己时,也许那才是真正成功的文字!那才是一个教师真正的成功!

  2、情动于中形于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虚话。”可我们打开孩子的作文本,见到的却是“满纸荒唐言”。

  许多时候,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命题作文或老师所出的题目并不为学生所喜欢或熟悉,学生没有情感的体验,心中无话,自然笔下无言,而作业又必须得交,那就只能是说空话,说虚话,以此来凑字数,交差事。

  如果我们真能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也许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不会是呆板的文字,虚空的假象了。

  张化万先生说:“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我们抛却一时的成败得失,从培养兴趣开始,走进孩子的世界,寻找他们喜欢的话题,让他们写自己,写生活,开拓一个创新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热情与兴趣,使他们急于用文字来沟通,乐于用文字来表达,使写作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乐趣!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个人只有“情动于中”时,才可能有“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从而“辞发”并“形于言”。当我们所创设的情境、提供的素材、规定的题目为他们所爱时,这样的作文教学便走进了儿童的心灵世界,使他们产生了倾吐的欲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文从字顺”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快乐的作文里享受作文的快乐。这样的作文,交织着学生自己的思考、情感、态度和个性,这才是从孩子心灵深处流淌出的汩汩清泉。

  二、问“文”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兴趣还不够,如何能使写作有用之不竭的素材呢?我们只有向生活要答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古人说:“勤于读书,逸于写作。”而叶圣陶先生又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引于永正老师的话说,“写作文好比花钱,而语言的积累则是攒钱,参与阅读,参与生活,正是攒钱最好的途径。”

  1、在生活中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

  我们应该把写作和学生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也皆“文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习作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关注现实,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使他们在生活中感知文字,积累素材,体验情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了生活中体验到的情感,写起作文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我们把探索的触角伸向生活领域,当我们把写作的天地移至生活,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生活所提供的机会与素材,生活的泉源不竭,写起作文来也就“流个不歇”了。

  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语言,如果在生活中得到了体现,学生们便能记得更牢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才能真正为我所用,随心所欲、恰如其分地应用到作文之中。

  2、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诗圣杜甫告诉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则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 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他们开眼界,长见识,受熏陶(其中自然包括语言)。书读得越多,积累得越多,才能厚积而薄发。

  积累要求的是熟读成诵,体现的是人对语言和思想的内化和吸收。清人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可见熟读的好处了。小学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读、多背,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加快知识积累与语言积累,只有实现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

  “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只有通过朗读细细品味过的句子,才能成为学生内化的语言。经常诵读,精彩的语言慢慢地就在记忆里生根、吸收、内化,实现语言的最初积累,这样的语文学习才可能使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

  “吸取得越多,表达得越自如。”有意识地阅读、积累、感悟和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品位和审美情趣,“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心中有了料,自然笔下生花,文字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等闲识得“作文”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当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中汲取了足够多的营养,他们的“写”也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学生的写作成果,我们又如何看待呢?

  1、珍视亮点

  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让我们在批改作文时也如“水的载歌载舞”,多发现一些亮点,多肯定点滴进步,也许这样我们才会收获更多的“美丽鹅卵”。

  元代出版的《事林广记》中说:“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的也许是一种在成人看来未必正确甚至荒唐的想法,然而它反映的却恰恰是儿童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师者在批改时不能因其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念与价值观念而忽视了他的天真无邪,纯真的童言虽无忌却弥足珍贵!如果我们非要孩子随着我们成人的步伐走路,那我们只能“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许多老师批改作文是“鸡蛋里挑骨头”,挑剔得很,弄得学生都没有信心再写下去了。而于永正老师却把批改作文当成是“一扇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窗口”,他是“骨头里找肉”,哪怕只找到一丁点肉丝,他也立刻把它说成是排骨,正是有了这样珍视亮点的老师,他的学生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在他的引领下一点一滴地进步!

  2、张扬个性

  作文是孩子的精神家园,作文是写者的人生“史记”,作文是心灵的写真。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思维活动,孩子们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述我情。孩子的眼睛总是那么地与众不同,他们的思维也是最没有束缚,最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这使得他们笔下的文字也充满了迥然不同于成人的特色。

  孩子们用着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由于个性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亦不同,于是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认识,孩子们实话实说地写到了自己的作文里,他们的作文在表达上也便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个性。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感受和心理,抒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个性差异必然存在,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是整齐划一的,自然对于他们的作文,我们也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审视,呵护他们的个性,真正地尊重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学会发现,学会鼓励。

  一篇篇个性张扬的文字,才是真正的“我”的作文。各具个性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字里行间表现出的这种个性。所谓“万紫千红总是春”!

  结语:春色满园关不住!

  小学教学旨在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基础,我想写作教学亦然。诚如于永正老师所言:“小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习--练习用笔说话。”而著名教育家夏丐尊也说:“对于孩子,有几分品德、知识、情感,就说几分话,写几分文。”这种“量入为出”的原则也许更利于孩子在学习写作之路上的发展。

  作文教学的重点与核心应该是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初步培养写作的能力,我们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儿童的阅读体验、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当有一天,我们的孩子真正爱上了写作,并且从写作中得到快乐时,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出现“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果满枝”。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 江平 朱松生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8月第1版

  3。 周一贯 《“儿童作文”:呼唤儿童精神》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7-8期

  4.  于永正 《教海漫记》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立足课堂 问出精彩——以《祖父的园子》的教学为例谈有效提问    下一篇:快乐课堂拼音教学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