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政教处范文

小学校本德育实施方案

所属栏目: 政教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5-02-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创建我校校本德育特色,开创学校德育的崭新局面,特制定我校校本德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小学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我校古诗词积淀和民间剪纸系列校本课程为依托,挖掘其德育内涵,构建序列化德育体系,全面、深入、高效地实施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进步与和谐发展,开拓学校德育崭新局面,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二、工作目标
  学校目标:强化德育管理创新   构建德育实施体系
  开拓德育崭新局面   打造校本德育特色
  教师目标:强化德育效绩观念   优化德育实施策略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目标:初步培养优良品德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实现个性协调发展   夯实思想道德基础
  三、工作措施
  德育的主体、客体都是人,而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因为关系而存在。而这些关系是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条主线上产生的,德育就在这四条主线上实现与发展。所以,本方案紧紧围绕着学生生活世界中的这四条主线进行设计和实施,包含了按照地域划分的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以学生个体为核心,按照四条主线实施德育,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与核心地位。
  (一)构建校本德育目标体系
  《小学德育纲要》(1993.3.26)中对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做了如下规定:“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一表述完全可以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条主线(四维)归类落实。
  本方案按照四条主线各自的德育优势,落实四条主线各自的主要德育目标,形成校本德育目标体系。按照学生道德发展接触对象的顺序,其先后顺序应该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构建“四维六年段”德育目标体系。
  1、人与自我:侧重于树立“律己修身”品德观念。突出培育“自育”行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作为“五爱”教育,特别是“爱人民”基础,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爱自己”,在此基础上倡导“爱己及人”的理念,让德育更加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世界。通过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感受自己与他人(集体)、自然、社会的关系,从而不断适应、调整、提升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坚强的成长意志,有意识地实现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
  低年级突出自我认识与了解;中年级突出自我约束与管理;高年级突出自我教育与发展。突出做好“六知道”。
  一年级:突出知道“自爱”。通过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对于家庭、社会、国家的重要,认识到自己成长的重要性,能够热爱自己所拥有的身体、物品、亲属、朋友等,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自尊。初步懂得珍惜和节俭。
  二年级:突出知道“自理”。在“爱己所有”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和生活自理技能并初步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习惯。
  三年级:突出知道“自律”。初步学会自我约束的方法并能有效应用,按照学校、家庭、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确立“自律意识”,有效发生“自律行为”。
  四年级:突出知道“自强”。树立“自我成长”意识和理想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五年级:突出知道“自省”。能够对自我进行分析、反省,进行自我调整并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身完善与提升。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年级:突出知道“自立”。具备一定的自立意识与能力,并能够运用,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和设计。
  2、人与他人:侧重于树立“孝亲敬人”品德观念。突出培育“交往”行为。“百善孝为先”,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此,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发挥这些关系的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通过学生与他人、与集体的融合与交往,明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乃至社会、国家的关系,从而能够了解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并和谐相处。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具备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等良好品质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低年级突出明确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和相应交往礼节的学习与初步应用,树立“集体公德”意识;中年级突出交往礼节的巩固强化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树立“国民公德”意识;高年级突出为人处事技能的训练和集体、社会意识的强化,树立“社会公德”意识。突出做好“六学会”。
  一年级:突出学会“感知于人”。初步学习倾听、礼让等与他人交往的礼节并能够应用于学习和生活。认识并爱自己的父母、亲属、老师、同学等,初步明晰各种人际关系并不断加深感知,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他人(集体)而孤立存在。懂得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并关心集体,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学习简单的服务于集体的技能。
  二年级:突出学会“尊重于人”。进一步学习礼仪知识与技能。在深入了解他人的基础上,对于长辈、老师能够尊重,有力所能及的孝行;对于平辈能树立“相互尊重”、“平等交往”意识,并为之而加强礼仪学习与训练,团结同学,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强化集体观念并维护集体利益,逐步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突出学会“诚信于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在尊重人的基础上,树立牢固的诚信意识,基本杜绝谎言、失信。能够初步自我约束和管理。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沟通等能力。强化“人民”概念理解,并努力学习人民的优良品质。
  四年级:突出学会“感恩于人”。树立感恩意识,深切感受到他人品德的闪光之处,客观对待事物,由衷产生对他人的感激情感,并有力所能及的实践行为
  五年级:突出学会“和谐于人”。掌握与他人相处的知识与方法,具备一定的沟通、交往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能够感受人与人融合的快乐,客观、辩证的分析和认识人和事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六年级:突出学会“仁爱于人”。满怀仁爱精神,乐观、豁达、积极的对待人与事,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和世界观,初步形成健全的行为习惯、人格特征和品德基础。
  3、人与自然:侧重于树立“博学纳物”观念。突出培育“好学”行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过学生对自然广博知识的学习和未知世界的探索,实现学生对人类已有间接知识掌握和传承、对直接经验的感知与整理,陶冶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等意识、情感、习惯以及远大的理想信念。
  低年级突出初步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意识的确立;中年级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高年级突出学习意志和学习理想的培养。突出做好“六具备” 。
  一年级:突出具备“学习兴趣”。适应并逐步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学习并能在老师和家长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具备基本的学习物品管理及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年级:突出具备“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学习志向,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形成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具备比较强烈的学习意识,能够初步避免干扰因素,自觉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接受他人帮助并能主动帮助别人,确立初步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
  三年级:突出具备“学习方法”。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应用于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努力探究自然世界的奥秘,形成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团结协作等学习精神。
  四年级:突出具备“学习习惯”。具备比较科学、良好的学习时间观念、作息制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不断巩固、优化,形成良好的、稳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精神。
  五年级:突出具备“学习意志”。强化学习意志力的培养,有效杜绝学校、社会、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树立稳固的学习目标并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自觉坚持学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六年级:突出具备“学习理想”。能够对自己的学习与成长进行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愿景进行设计和规划,具备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学习抱负、稳固、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4、人与社会:侧重于树立“报恩施行”品德观念。突出培育“践行”行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社会化,学校教育是为了学生个体最终融入地会奠定坚实基础。为此,通过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回报社会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与能力、强化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等思想情感,学会并能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优化社会风气。
  低年级突出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对社会的初步认识、社会公德知识的学习;中年级突出社会服务技能的学习和简单的社会实践、社会公德知识的巩固和遵守;高年级突出感恩与回报社会意识的强化和践行、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的强化与发扬。突出做好六“热心”
  一年级:热心“社会认知”。初步学习各种社会关系,了解和学习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和制度优越性,了解国歌、国旗等知识和相关礼节,能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二年级:热心“社会公德”。加强社会公德知识的学习,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承,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与融合,学生初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
  三年级:热心“社会公益”。学习初步的社会劳动技能,能够正确认知社会是非,自觉参加学校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初步培养社会公德意识,以自己的努力为树立社会良好风气做出自己的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四年级:热心“社会体验”。结合学科自然知识的学习,开展社会调查、体验等系列活动,通过体验中的真实感受深刻认识社会,并能够结合体验结果强化自身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
  五年级:热心“社会理想”。通过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学习、认识和感受,能够辩证、客观地分析和对待社会的各种现象,形成正确的社会是非观念,不断校正自己的社会行为,对未来社会具备良好预期,并对自己在其中的角色进行定位。
  六年级:热心“社会实践” 。怀着对未来社会美好的预期,在现实社会中运用社会实践技能初步开展实践活动,尽可能的实现自身与社会的接触与融合,基本具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国民公德,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回报能力。
  通过这四条主线的目标体系的设计,形成目标体系序列。四条主线中前一年级目标作为后一年级目标的基础,后一年级目标作为前一年级目标的提升,形成螺旋递进层次。各有侧重但相互融合和兼顾,构成学生完成的培养目标体系。
  (二)构建校本德育内容体系
  结合学年目标要求,根据学科内容、校本课程内容,确定每年级德育内容序列。包括年内容、期内容、月内容、周内容,突出重点,兼顾实施。
  (三)构建校本德育载体体系
  按照德育目标和内容,选择校本德育载体,形成德育实施载体序列。
  1-2年级:《精品寓言》、《诗词集锦300首》、《成语1000条》、《三字经》;各学科。
  3-4学年:《诗词集锦300首》、《成语1000条》、
  《弟子规》;各学科。
  5-6学年:《诗词集锦300首》、《成语1000条》、《文言文集锦》、
  《道德经》;各学科。
  经过一点时间的过渡后,结合年段目标,综合相关内容,开发系列的校本德育教材。
  (四)构建校本德育实施体系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连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构成校本德育实施体系。
  学校教育:“园区化自主管理”(全员参与)加“社团式自助发展”(个性发展)的模式开展。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德育知识内滑、德育行为外显、德育效果评价等各项工作。
  “园区自主化管理”以责任教育为主轴,结合各年级目标要求选择相关内容予以实施;“社团式自助发展”以个性发展为主旨,结合学生个性特长与兴趣选择相关主题内容进行实施。
  家庭教育:“书香家庭”创建加“亲子读书”开展的模式进行。
  “书香家庭”、“亲子读书”作为学校“读书育德”的延展和补充,丰富学生德育资源。做好书香家庭评价认定、家长学校家教辅导、亲子读书活动开展等工作。
  社会教育:“德育基地”建设加“实践活动”开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德育基地”、“实践活动”开拓学校德育活动空间,丰富德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广大的德育平台。做好德育基地创建、实践活动开展等工作
  (五)构建校本德育环境体系
  按照各年级德育重点构建园区环境。充分体现、突出书香、传统重点和特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下一篇:家校之间架金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