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策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泽国中学   马驹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一种崭新而鲜活的探索,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选修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师、学校、学生均是一个挑战与考验。笔者作为一名课改浪潮中的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指出了当前选修课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实施策略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 语文 选修 问题 策略
  一、 引言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一种崭新而鲜活的探索,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选修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师、学校、学生均是一个挑战与考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几年来,我与同伴们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教学,感受到选修课“美丽而又飘渺”,这里就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二、 问题篇
  选修课程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重在一个“选”字,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必修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教学“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但是很多教师却将选修课的教学等同于必修课。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也与必修课教学一样,按照教材顺序、惯有的教学思路讲解,完全等同于必修课的教学,没有凸显出选修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课程目标。
  2、课程边缘化
  语文选修课,不论是从其模块数量还是在各省普通高中课程执行方案所占教学时间看,都占有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但事实上,受高考选修课程所占份额影响,一方面选修课难免被敷衍、挪用,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中进行诗歌或散文的高考阅读训练,《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中进行语文必修课中的字词句应考训练等。另一方面,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都围绕着高考,努力地寻找与高考要求相一致的课程来开设,而那些对高考帮助不大,旨在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选修课一般不在考虑之列。
  3、安排集中化
  基本上各地各校在高二上学期必修五结束之后开设选修课,集中一段时间教授完,让人感觉是在继续必修六、七的学习,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准必修课”的角色。
  4、评价简单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像必修课一样,用一张试卷即书面测试的方法,并借此来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并没有走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三、 策略篇
  1、适当取舍,合理剪裁
  《高中语文新课标》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分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教师要依托教材,但是又可以跳出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学生适度、学生兴趣以及师资力量等情况,对选修课程进行适当取舍、合理剪裁,将课文中的资源进行重组与拓展,建立起相应的校本教学资源与顺序。惟其如此,选修课才能上出教师的个人风采,学生的收获才会更大,才能建立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语文选修课程体系。
  例如,《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有些文本偏难的课文,在程度相对薄弱的班级,我们就可以舍去对文本过详的讲解,主要向学生介绍作家及他们的创作特色风格即可,或者选择这位作家的其它易被学生理解的作品来讲解分析;而《论语选读》的一些篇章相对容易,就可以重点讲解,甚至可以与必修课的学习相联系。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选修的内容进行专题学习,将相关联的教学资源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小专题。如可以开设“苏轼诗文专题”,将必修二中的《赤壁赋》、必修四中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新城道中(其一)》、《游沙湖》、《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比较其异同,又可以加深对苏轼人生观以及人格魅力的认识与理解。
  2、立足实际,联系高考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仍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要求上,仍要体现基础性,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维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学用结合,为终身发展夯实语文基础。
  另外,立足实际,在选修课的教学中适当与高考相联系,这也是破除选修课程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在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时,教师联系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调一些方法,进行一些比较阅读;在学习古代散文时,联系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进行一些高考相仿试题的随堂练习,并请学生进行讲解。进行《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时,可以和高考散文阅读的能力相联系。这些做法从一定程度上都激发了学生学习选修课的动力,也帮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3、展现人文,拓展个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从课程定位上说,高中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延伸、补充、拓宽和提高,是最能体现课程个性与人文性特征的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文章的人文精神,致力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引导学生在选修课多样化的课程学习中,体验语文乃至中国文化的魅力,并且学以所用,从而提高语文修养。
  例如,在《论语选读》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以及各种积极处世的精神;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探索作品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在新闻写作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事;在中国文化的学习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4、创新课堂,丰富活动
  如果说上面的三点做法,侧重于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的话,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调整方法,创新课堂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尝试运用了一些方法,开展了一些活动。
  一是开展社会实践。如《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一般先讲授有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收集、筛选、整合有关信息,随后结合实地调查访问、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活动,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二是编写表演课本剧。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让学生改写课本剧,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及人物的理解程度。
  三是观看评析影视作品。如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娜塔莎》时,组织学生观看《战争与和平》等相关影视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赏析,写成影评,将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
  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把选修内容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设一些专题让学生研究,如“文章的写作与修改”、“古今对联欣赏”、“本地风俗文化”等等。
  四、 反思篇
  高中语文选修课正在不断地实验中,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其困惑与思考常常同在。在教学中,我也常常反思着以下问题:
  1、如何增强学习者的适应性和钻研精神。对于教学活动引导者老师来说,如何充满教学激情,创造性地处理好教学资料的取舍度、课程设计的个性化、教学节奏的艺术化等等;对于教学活动主体者学生来说,如何沉着面对教材品种的多样化,课程选择的自主性及其个人发展空间的差异化等。
  2、如何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如何把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点和差异性,如何提高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如何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整理、体验、探究,并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3、如何处理好高三教学活动中选修与高考的关系。高三学年的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为主还是按照考纲训练知识能力点;如何将选修课教学和高考专题复习有机结合,将选修课内容的教学设计与训练同步进行,在教学上做到举重若轻,举一反三。
  五、 结语
  选修课是一片等待着开垦的沃土,它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我们深信:语文选修课在各方努力下,一定能够插上轻盈的翅膀,带领师生飞向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杨国荣。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7)
  [2]谭小芳。谈谈语文新课标下的选修课教学[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1(2)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发兴趣,用好早晚读    下一篇: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例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