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有效教学之情景创设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三中  赵娇晖

【摘要】有效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一辈子的追求,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个人知识储备,经常反思,不断进步。

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教师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设出更好的情境。

【关键词】有效教学   新授课   情境创设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反思少,总是用“忙”作借口。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二、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三、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实施有效教学,最重要的阵地是课堂,我们的有效课堂应该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是充满好奇问题和丰富想象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是需要动用全身的感官去体验和参与的课堂。教师引领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

创设数学情境是呈现给学生刺激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性、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探讨和解决数学问题。

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的原则:

一、针对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

二、适度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要让每位学生从教师的情境设计教学中得到发展。

三、启发性。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四、互动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初中数学的主要课型是新授课,新授课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情景引入,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投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进展顺利,课堂效率相对提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数学新授课中情景创设的主要方法。

 ()以旧引新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对与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时,我就先出示了一组多项式乘单项式,要学生做题并要求说出计算方法,然后把上题中的乘号改成除号,问学生现在属于什么运算?

你们能用多项式乘单项式的方法去试算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吗?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成功的用学过的乘法知识解决了当天的除法知识,并且在解决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这样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内驱动力,也为在新的学习中调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因此,这种创设方法平时用的最多。

()类比

类比就是当两个对象都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而且已经了解其中一个对象的某些性质时,推测另一个对象也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思维形式。遇到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时,可运用类比法提出新课内容,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

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时,可与等式的性质进行类比:

 

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等式仍然成立   

  不等式仍然成立

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

等式仍然成立

不等式仍然成立

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

等式仍然成立

不等号改变方向

类比法创设情境,要求教师首先要从内容、形式、甚至方法等各方面把握所选中的两个类比对象。其次,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明确类比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两个类比的对象并非完全一样,所以应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明确:类比的结果并非完全可靠,它只是形成猜想的一种方法,学生进行类比猜想所得的结论往往还需要进行证明。事实上,在数学解题时,也常采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即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从具有相似特点的数、式、以及相似的内容、性质或相似的图形进行类比、联想,寻求解题途径。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会在已知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检索,建立起思维路径。

 ()以德育为载体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数学教学应和其它各学科一样,加大渗透德育教育的力度,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讲述了《关于勾股定理的故事》……接着声情并茂地说:“中国是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国家,作为中国人应该为我国的伟大发明而自豪。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怎样像古人那样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呢?……”这节课,学生学得多认真啊!效果自不必说。可以看出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创设悬念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和疑问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青少年好动好奇又好胜,我们应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求知欲。

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这样创设:一张纸厚0.1毫米,把纸一次又一次地对折,厚度当然越来越厚,对折14,厚度可达同学们的身高;对折27次后,其厚度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对折42次后,厚度超过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你们相信吗?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后你会相信的。这一惊人的悬念使学生将信将疑,但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状态。

对折1,厚度为0.1×2=0.2 (mm),对折2,厚度为0.1×4=0.1×22=0.4 (mm)……

对折14,厚度为0.1×214=1638.4 (mm)1.6 (km)

对折27,厚度为0.1×22713421.8 (m),这个厚度显然超过了喜马拉雅山的高度(8848m)

对折42,厚度为0.1×24243.98 (km),这个厚度的确超过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42km)

 ()以故事为载体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故事化的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讲一个鲜为人知、充满悬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创设情境,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时,我先给学生讲述“棋盘上的学问”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个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国王为了奖励聪明的大臣,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棋盘上放一些米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第四格放8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国王哈哈大笑。引入问题: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从而引入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这样的故事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六)用幽默调侃的语言

科学证明: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最好的。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还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寓教于乐,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有一年冬季的一天,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甭提学生们有多高兴了,课间滚雪球,打雪仗,上课了,学生还沉浸在“雪”中。怎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又不伤学生的情绪呢?我用幽默的语气说:你们比“程门立雪”中的杨时学习要认真、执着,学生莫名其妙,我问“谁知道“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典故和含义?”学生马上被数学老师讲语文知识给吸引住了,教师用最少的时间大概讲一下成语故事……,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今天用在大家身上最合适了。你看,大家的鞋子、袜子、裤脚、衣服都湿了,还要冷得发抖地坐在教室里听我上课,比杨时、游酢求学还要诚恳,肯定比他们学得好,他们可都是古代的名人啊!教师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幽默式的导语要讲究度,力求用时短、用语精,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以及获得知识的愉悦,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以谜语为载体

“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猜谜语导入,很容易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例如《绝对值》的新课导入时,我说:“今天我要在教室里大甩卖。”学生一头雾水,然后我在课件上打出:猜谜:大甩卖(打一数学名词),学生热情高涨,思想集中起来,教师出示课题“绝对值”,学生恍然大悟,教师可加入一句幽默的话“学今天的数学知识绝对“值”。结束时可以再幽默一句“今天这节课绝对“值”吧!

把谜语所指的数学知识人物化、性格化,从它比拟的形象上去领会谜底,揭示课题,不仅可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而且可使学生很容易掌握相关知识内涵。

() 以诗词为载体

我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语言精炼、优美,形象、生动、直观,深受学生的喜爱。用诗歌来开头,可以增强讲课的韵味和吸引力。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用诗词导入新课,也是营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在教学《从三个方面看》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多媒体展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庐山彩照,并配以音乐以及苏轼的诗句:“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图形一样吗?自然引入新课——三视图。

没有学过现代数学知识的苏轼早在宋朝就知道了“三视图”这一科学道理并蕴含在诗词中,这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加深了对学科知识联系的认识,一举两得。

 ()游戏导入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一个好的游戏情境创设,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于一体,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诙谐幽默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的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如在教学《可能性》第二课时《概率的大小》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旋转如图所示的转盘(教学资源库提供转盘flash)。让三名学生分别操作,每人五次,并分别记下他们的中奖次数:⑴甲: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黄颜色区域上有奖;⑵乙: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红颜色区域上有奖;⑶丙: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绿颜色区域上有奖。他们中奖的机会一样吗?哪一位同学中奖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在这个试验中,任意旋转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种颜色区域上是不确定的。由于各颜色区域的面积不等,所以指针落在不同颜色区域上的可能性也不一样。接着师生共同“走进”数学实验室继续探索,学生“玩”得高兴,思维活跃,知识掌握得也非常理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不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的集结,数学教学也不只是刻板地对知识的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从学生身边的事和物入手,由学生自己去计算,思考,很自然,很亲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新课的情境创设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才能使新课的情境创更吸引设学生。新课的情境创设是老师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个精心设计的富有艺术性的创设,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并闪烁着教师教学风格的光华。当然,情境创设也要因具体教学内容不同,班级情况不同,创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创设方法。创设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各种方法一般都在交叉使用。因此,创设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要随时变换花样、切不可千篇一律。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此为标准为参照。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将人类的文化延伸、扩展开去。 

参考文献:1.《探讨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曹经富

2.《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反思》            马艳华

3.《初中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浅谈》      任永

4.《初中数学导入新课有效方法之我见》  徐晋

5.《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方法》            陈旭光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制宜学情预设 构建活力课堂——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再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