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导学案”中问题设计的三个抓手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长屿中学   杨玉希

  新课改的大潮不期而至,践行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每一位教师的追求,新课改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教师的点拨引导为主要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是近阶段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高效课堂的突出教学特点就是体现了问题式教学的风格。导学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设计的问题是本着“知识问题化”的基本原则,并要体现“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的要求。导学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来呈现“导问”、“导学”、“导思”、“导练”、“导测”、“导评”等功能,以此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自主发展。 以问题形式来切入教学,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无问题意识转移到问题意识上来,从没有问题转移到有问题的学习上来。传统的教育通常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搞得没问题,家长会把孩子的一个个问题不耐烦地“化解掉”,教师也会把一个个有问题的孩子粗暴地“打压掉”。 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创造。可以说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陶行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是善于思考的人”(爱因斯坦)。 如果说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那么问题就是导学案设计的主线。整个设计贯穿了问题主线这一原则。它大大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也大大增强了教师导学的针对性。

  本人在近两年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标理念,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以导学案为载体,本着“知识问题化”的原则,狠抓问题设计的质量,提效数学课堂。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过程有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问题设计要抓住梯度,面向全体,循序渐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老师应该是尊重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因此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避免问题设计得太简单或太难,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甚至后进学生回答,这样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案例1:在八(上)“等腰三角形”这一章里,我们知道“知一求二,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可求三角形另外两角”的问题,经常要进行分类讨论,但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对此我设置了如下的问题:

  问题1:顶角为5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2:底角为5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3:有一个内角为5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有一个内角为15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4:从前面几个问题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n,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5:在什么情况下,能唯一确定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什么情况下不能?需要分类讨论?

  五个问题从易到难,一环扣一环,可以面向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1和问题2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体现了面向全体这一原则,只要学生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过关,都可以求得另外角的度数;问题3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在看到“有一个内角”这个条件时,能否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已知角是三角形的顶角还是底角?”,这一点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就是一个区别,在问题需要分类讨论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回答准确,没有遗漏的答案,我想他的自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扬起奋战下一问的勇气;问题4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我认为只有优秀学生学习存在“内隐学习”,能对做题中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总结,有助于增强学生分类讨论意识;而更多的中等生的学习还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以上问题的设计既顾及了全体,又对中等生和优等生是一种挑战,让他们“吃得饱”和“吃得好”,使课堂教学达到“百花齐放”。

  (二)问题设计要抓住开放度,启发思维,提高能力

  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解法多样,结果不是唯一,所以在教学中,在问题设计时不能过于具体、单一,对于能够用一题多解方法来解的题目(开放性问题),在设置问题时就应避免设置成单一或封闭式问题,也就是不能设置成常说的“封闭型问题”,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案例2:在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课时),有两个教师做出了不同的问题设计,一个老师做出了如下的设计:

  案例2.1回顾代入法,引出加减法

  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你能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解这个方程组?

  问题2:选哪个方程?消哪个未知数?还有其它方法?……

  另一个教师的设计:

  案例2.2创设情境,引出加减法

  问题1:教师通过“导学案”创设以下情境:两个天平都处于平衡状态,若每个小立方体的质量为x(g),每个圆柱体的质量为y(g),小砝码质量为30g,大砝码质量为100g,两个小立方体和3个圆柱体的重量与一个大砝码持平,4个小立方体和3个圆柱体的重量与一个大砝码和一个小砝码持平,你能列出求的方程组?学生很快列出了方程组

  问题2:请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这个方程组,并说明选择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3:你有想出几种方法?还有更多的吗?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解法及目的。……

  案例2.1引入部分设计指向性十分明确,(复习代入法,引出加减法),所设计的小问题均比较常规,如选哪个方程?消哪个未知数?等,学生大多数都能回答,但学生兴趣不高,同时因框定了解法代入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思路相对较窄。案例2.2在引入时,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列出方程组后,先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这个方程组,再问选择此方法的目的,并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方程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堂上,学生思维十分活跃,所想到的方法多达7种,比老师预设的还要多,既有用直接代入法,也有用整体代入,还有用加减消元法,有消x,也有消y的,而且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得出了该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求解更简单的结论,真正做到新旧知识的连接。所以在问题设计时要多进行开放性设置。

  (三)问题设计要抓住关联度,以旧引新,类比引申

  问题设计要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特别是在概念课等新授课上。要巧妙地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去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处理。否则会将新知识孤立起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设计问题时,重心不仅仅是在问“是什么”、“怎么做”,更重要的是问“为什么”、“依据什么”、“怎么想到的”,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启迪学生的思维。

  案例3.1在一次公开课中,一位教师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叫做乘方?试举出一个例子。

  (2)记号“an”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读?a,n,分别叫做什么?

  (3)一个数可以看作乘方吗?

  学生回答这几个问题,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需将教材的内容“照搬”过来即可。至于为什么学习乘方,乘方与前面所学习的有理数运算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联系,在研究思路有哪些异同,都没有进行探讨。将乘方的内容孤立起来,学生不能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也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于是对问题(1)(2)进行重新设计

  案例3.2问题:(1)什么叫做乘方?试举出一个例子。乘方与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结合例子予以解释。(2)记号“an”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读?a,n,分别叫做什么?你能将转化为乘法运算吗?试指出与,与分别对应的乘法运算,并借助乘法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新增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需要学生在有理数的乘法和乘方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提出问题,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状态,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探索新知识。

  总之,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并正确运用是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设计质量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与广度,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应该转换一下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加大对问题设计的研究,斟酌推敲设问用词,寻找最佳的设问角度,让设问形式丰富起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立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1

  [2]孙莉。关注问题设计发展思维能力追求高效课堂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6

  [3]沈斌、商飞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课时)教学的比较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3

  [4]邢成云题组引领梯度推进――例谈题组梯度复习法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8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    下一篇:例题有效教学策略尝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