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博士的这些见解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给我们教师指出了教书育人的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材,引导学生质疑,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以往的教学,教师对学生”学怎样问“的问题不重视或缺指导和训练,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成为应付考试的呆板机器。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要求:”阅读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诵读、质疑、探究、讨论。“课程标准把重视学生质疑,放在改进阅读教学的首位。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首先,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疑“敢”问“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小学生更为强烈。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友,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及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给予评价。我在教学长春版第四册教材汉字家园(一)的第四课时,我先是给学生做了范读,然后又找了一名同学读文。这时我发现,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手举起又放下了,我随机叫到他的名字,亲切问他有什么问题不懂吗,他用轻轻的声音说:”我不知道文中的“熟”字到底念“shu” 还是“shou”?“这个字音本来就是我今天要重点讲的,经他一问,我随后给大家解释了这两个音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同时,我也表扬了这个学生,告诉他:”你很会观察,上课注意力集中,继续努力。“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其次,作为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 。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既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又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但由于小学生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或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对此,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博,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使对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心欲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姓“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我们的姓》这课时,课上有的孩子提出:”老师,有姓毛的吗?我怎么不知道呢?“这个问题对于大人来说可能感到比较幼稚,可是对儿童来讲,”姓“的研究是前所未有的,儿童觉得十分惊奇。有的同学抢着站起来回答,向同学们介绍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讲的同学兴趣盎然,听的同学津津有味,”姓“的研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同时又从别的同学那里获取了新的信息。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向主动探索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学习这是一个比较熟悉的概念为了能提出疑问,他们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期待着解决问题,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辅以教师的适时点拔,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

  (1) 对标题进行质疑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书里的蚂蚁》一课时,学生提出:书里怎么会有蚂蚁?书里的小蚂蚁都做了什么?书里的蚂蚁是什么样的?……教学伊始就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开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不仅诱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欲望,还了解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⑵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在教学《放弃射门》一课时,我强调了课文最后一句联合国秘书长写给福勒的信中的说的一句话”这是一种保持足球运动团结的举动。……在这场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你表现出来的风范,将成为所有运动员学习的榜样。“学生读完之后便产生了疑问:”福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什么样的风范将成为所有运动员学习的榜样?“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晴“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对矛盾处质疑 。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领悟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又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在课文中”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中”逼近“一词的使用感觉不太恰当。认为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或”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常规,而且只有当人们感到压力时,才会用逼近。这里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根本谈不上逼近。对此,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思考”逼近“的含义,从前面对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游玩时的心情很好,虽然小船离大榕树还比较远,但他内心却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反映了作者想尽快见到鸟的天堂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到用”逼近“更有人情味。因为此时,作者亲眼看到的不是一株大树干,而是枝多叶茂、满眼绿色、充满生机、”卧在水上的“一个生命,作者好象已进入了榕树的内心,正在与榕树对话,与榕树交流情感。本课中,我能巧借”逼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质疑的意识,诱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到了生成新知的乐趣。

  此外,还可对文章的标点、表达方法等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没个教师应该做的。所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问题,参与指导实践,组织研讨交流,拓展思维空间,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职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真正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2011版语文新课标的理念    下一篇:个性补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