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教导处范文

年度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所属栏目: 教导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4-06-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学校教导处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引导全体教师以质量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致力于研究,致力于发展,积极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    优化管理,促进发展。

教导处与校长室、教研组、少先队等管理部门形成教育合力,齐抓共管,不断更新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1)    提中辅优补差,认真抓好毕业班工作。

本届毕业生,可以说是全校班级中人较多的一个年级,为了更好地抓好毕业班学生和毕业班教师的工作,我们分别召开了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和学生会,要求毕业班教师要耐心、热情地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补缺补漏,不能歧视差生,要及时进行家校联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使学生圆满完成六年学业做出贡献,要求学生要认真、刻苦学习,要树立远大理想。

(2)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

青年教师在我校的教师队伍中占一定的比例,他们的成长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所以教导处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发挥博爱教育集团的优势,学校参与博爱小学的各项活动活动,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博爱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辐射怡康小学,从而实现优质资源最大化,促进怡康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使学生在已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坚持“师徒结对”等形式,明确并落实师徒职责和权利。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师德修养。指导老师尽心尽责,做好带教工作,使青年教师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都能得心应手。这学期我们继续开展了青年教师论坛活动,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本学期继续邀请各科专家到校进行了听课指导和讲座,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练兵课活动,我们要求青年教师每月至少上练兵课一节,为了使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每周固定活动日,我们把单周的周四作为数学研讨日,周二作为语文研讨日。上课听课,评课。把双周的周四和周二作为集体备课日。如语文组邀请张明方老师、数学组邀请蒋惠敏老师来校指导青年教师,手把手教她们如何备课、听课后交流上课中的得与失,效果非常好。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很大,促进她们能更快地的成长。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1)“每个行政人员都是教学领导”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都深入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研组,深入课堂,掌握课堂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切实指导教学改革。如:学校坚持全体行政人员到班听随堂课制度,对听课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研讨对策,与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力求做到“教学为中心”在学校中能够真正体现。本学期尤其加大了对术课组教师的常规调研和指导。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各教研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学校行政领导联系教研组工作,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认真检查教案、参与教研活动、加强常规管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本学期,教导处组织了对部分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师范生)进行随堂听课,甚至跟踪听课。课堂评估的要求适当放低,目的在于督促青年教师重视并切实落实好平时的课堂教学,且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教导处组织老师听课后与上课老师耐心交流,力求手把手地带领青年教师。

 

(2)新课堂,新气象。

    新理念依托新课堂。老师们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开放课堂,营造学习天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灵活的对教材进行处理,让学习更具探究性和创造性。拓展教学空间,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生活中,让“小课堂”向“大课堂”延伸,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学会生活。选准教材“动”点,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个性张扬。教学相长,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正逐步成为教师、学生生命价值具体体现的场所。本学期,老师、学生、行政领导共同关注课堂,课堂教学中老师考核学生常规、学生考核教师常规、学校行政不定期抽查,使教学常规更规范、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以科研求发展
    学校教育要迎接世纪的挑战,必须把提高教师教科研的素质作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构建一支适应21世纪教育需要的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自身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教师有“教学力”,有持续发展的“教学力”,也必得先让他们厚积。鉴于此,我校决定引导教师走科研之路。本学期,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校本环境建设研究》的研究活动已进入中期阶段。

 1.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作为学校管理者,促使教师发展的最好办法是为教师提供宽广的活动舞台,鼓励教师自由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管理者的职责不在于用规章制度约束教师,也不在于用行政命令管理教师,而在于为教师服务。管理者既是学校发展的决策者,教师教学的引导者,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服务者。管理者要善于以自己的智慧,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正视教师的个性差异,让每位教师的潜能“浮出水面”,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校环境。

(1)创设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

当教师在工作中遇到一定的想法以后,急切地需要通过一个平台去讨论、求证、展示,而只有当这个交流平台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碰撞,形成智慧的火花。
    课改沙龙是容纳教师原创思想的乐土。每月一次学校交流的课改沙龙把原创性作为基调,这个想法我们从活动开始之初就明确地告诉了大家。在我们的课改沙龙里,我们拒绝高深的理论、拒绝千篇一律的总结,而是要求教师如实地描述在课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大家都可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对描述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本学期举行的“做一名睿智的老师——博爱教育教学艺术”沙龙活动,分低、中、高及术科四个小组,围绕“减负增效”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内化成为每个教师的积淀。每一位成员在学习中提高、思考中睿智、在交流中进步。
    校际交流是展示教师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可以把平时自己反思的东西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征询大家的意见。如我们与博爱小学开展的校际交流,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听讲座等形式,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反思课堂的能力。

        

 

(2)提供教师发展的机会。
  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给教师一个宽阔的发展空间,这个空间既让教师看到了自己发展的美好前景,又给教师进行了教学实践与创新的一个广阔的舞台,教师的发展立足于学校,教师专业的发展供人们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场所,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末来和明天。我们根据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和发展基础,有针对性地予以培养和指导,为他们自主发展创设必要条件,对他们合理定位,放手使用,细心呵护,扬其所长,养其所能,要求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开展教育科研,加速专业成长,多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和展示其专业成长的机会,给他们创设各种实践的平台。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积极争取机会让教师们得到外出学习机会或是锻炼展示的机会,促进课题组成员的快速提高。听课的老师回校后都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比如陆婷老师从外地听课学习归来后就常常在课题组活动中开展交流活动和传播新学到的教学科研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提出一些经验和建议,全组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对改进教学水平有很大程度的启示和帮助。去年10月我们在全体中青年教师中开展设计个人发展愿景规划,并以“我与学校同发展”为题进行座谈,帮助中青年教师搭建了真诚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通过自我剖析,重新确立发展目标,可以说,这次相互交流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促进。再如组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讨论、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抓住共性问题,进行全员学习,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主题,开展群众性的说课、评课、议课、通过“我讲我的成长故事”,教师把自己在变革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现身说法。学校要求教师每月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或教学反思,上一节研讨课,提供一个研究的小问题等,举办教学开放日,优质课观摩、青年教师教学才艺展示活动,促进教师不断进步,建立教师专业考核档案。

2、发展合作型教师团队。
 (1)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努力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及为教师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在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方面,我们确立了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人本思想。摒弃以训斥、命令、控制为标志的刚性管理手段。工作中,我们经常通过座谈、讨论、谈心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指出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教师取得的成绩及在某一方面突出的表现,学校通过在《校报》上表扬的形式,激励教师奋发向上。在处理师生关系上,我们提倡三种关系:即知识上的主导与主体关系;地位上平等的师生关系;生活上的家长、兄长关系。学校在人事安排上采取大循环与小循环制,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也从不同岗位全面考虑,避免了骨干教师一统天下的做法。学校还通过召开拜师会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提供经验上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帮助,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现在,我校的陆婷、王丹艳、许丽华等一批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学校还通过开展课课都是公开课活动、教案评比、课件、教具制作、首席班主任、首席教师评选等活动,促进教师各项技能的提高。

学校还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评议制度,采取“捆绑式”的评价方式,将竞争扩展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团队共享奖励,不突出个人,教师们荣辱与共,互相帮助,紧密合作,更具凝聚力,更有利于教师们自觉反思。

  (2)

        

调整集体备课的运作机制。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集体备课只有形式,没有内容。集体备课时或者张家长、李家短,不得要领,集体备课异化成漫无边际的闲聊;或者是东一榔头、西一拐棒,泛泛而谈,一人说,多人听,上边说得是眉飞色舞,下边听得要么是昏昏欲睡,要么是人声鼎沸;或者是你迟到,他早退,集体备课只是时尚。
   为此,我们重新构建了集体备课的运作机制。

组织方式:集体备课实行教导主任负责制,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活动方式:采取集中研讨和分散实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研讨即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分配备课内容、提出备课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讨论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信息。分散实施即任课教师根据审定后的备课提纲再进行创造性的备课,设计课时教案,组织上课和检测等。

时间安排: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初编排课表时交叉地确定各科集体备课时间(一般每次不少于1.5小时),排入教研活动日程,每双周开展一次。

(3)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语文教研组利用同级部有两位老师的优势,组织三~五年级的老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双人同课异构”活动。每周四由同级部的两位老师上同样的课文内容,然后两位教者分别就自己的教学情况谈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理念设计,专家及全教研组进行评课,从而使上课教师在自己的实践和向同行的学习中能够不断优化各自的课堂教学。同时,“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也促使我校每一位教师在课余不断为自己“充电”,以求在自己的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互动磨课”。

我校青年教师比较多,开展磨

        

课活动旨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课堂教学,较为轻松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我校培养新教师、促进她们自觉反思比较有效的作法。

 

在整个磨课活动中,要求整个教研组的老师们“捆绑”在一起,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复课堂实践、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总结,共同为一堂好课的诞生出谋献计,每一轮课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目的是通过“磨”达“合”,即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如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的磨课活动。高老师和王老师两位年轻教师首先拿出自己设计的教案,在教研组中集体讨论,在原区教研室张明方主任的指导下,集众人智慧,集体修改,确定初稿;再借班试教,然后,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讨论,反复修改教案。特别是《花瓣飘香》教案的确定,由于执教的高老师工作未满三年,缺乏一些教学技巧,大家更是敞开心扉,倾囊相授,同级部的王老师和牛老师甚至先上示范课,手把手地传授教学技巧。这篇教案总共试上了五遍,才最后定稿。这种同伴共创,轮流作课,共同参与“磨课”全过程的互动式的教研活动把整个教研组都带动起来,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课后高老师感慨地说: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还真是不容易啊,对待平时的每一堂课我也要象这堂课一样多钻研、多请教,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得失,争取尽快成长起来。

(三 )构建学校特色,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我校继续强调了戏曲教育的精神内含和模型教育的办学特色,工作中力求与办学特色吻合,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一致。积极进行模型这一校本特色,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利用课后时间和双休日,让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够迅速地发展。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如风筝节、科技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技能有专长的学生,模型小队员们在学校开展的车模、空模、建筑模型等兴趣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成立了科技模型俱乐部,在省、市享有一定声誉,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广泛赞誉。

学校还十分重视每年都要举行的校田径运动会,体育老师认真训练校田径队,并在区田径运动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一些成绩,见附表。

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学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深深认识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师辛勤的耕耘,离不开全校各部门的紧密配合,离不开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奋斗成就未来”,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定将团结全校广大师生,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矢志奋斗,抒写怡康小学教学工作的春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下一篇: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