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来源初中 教师网 w ww.9 10w.Ne t 学年是我校迁址滨湖办学的第一年,我校继续在原46中、原师范附中、滨湖新校三个点办学,学校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传承创新,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严管理、轻负担、高质量、重特色”的办学思想,以“育高素质人才,办特色化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凸显科普特色,注重全面发展”为办学特色,着力实施了“名师工程”“教研兴校工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形势,增强改革与创新意识,积极寻求和抢抓学校发展的新机遇,继续走好特色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制度优先和创新领路”的管理特色,拓宽“以精细化的管理雕琢精品,用特色化的教育打造名牌”的工作思路,积极参加包河区名师5135工程和名校2468工程,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以扎实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包河教育的大发展、大提升做出了贡献。
三、发挥寄宿制管理优势 ,努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以“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贯穿在实践活动中,狠抓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以文明礼仪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强化德育实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二月份开展“新学期、新目标、新姿态、新进步”的四新教育;三月份开展“学雷锋、促和谐,做文明中学生”主题教育月活动;四月份开展“迎奥运、讲诚信、做优秀中学生”主题教育月活动;五月份“迎奥运、健身心、做阳光好少年”主题活动月。我校荣获合肥市校园集体舞比赛一等奖。 倡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搭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精心布置“文化长廊”,加强对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文化阵地的辅导与管理,把好舆论导向。本学期新校区正式启动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的工作,现有播音员26名,通讯员25名,广播站周一至周四为中文广播,周五为英文广播,这支小队伍正成为学校宣传阵地的小喉舌。加强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规范教室和宿舍布置,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利用精细的教室布置发挥情境教学的功能,班级的荣誉角、卫生角、图书角、告示栏井井有条,一盆盆花草营造出清新的学习环境。在公寓楼各楼层利用橱窗宣传、小黑板报道、楼层例会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时事政治我知道”、“知识竞赛大比拼”、“安全教育记心中”等活动。不仅让学生知晓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等,为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本学期滨湖新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挂出了心里话信箱,安排了有此项专长的心理咨询教师从周一到周五进行值班,对有困扰的学生,通过预约咨询主动提供帮助,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分寄宿和走读两个批次开展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升家长素质,指导家庭教育,互相协助,合作育人。加强校园的安全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四、以打造“安徽初中第一校”为目标,加强学校科普特色建设 。 以新校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的设备优势,加强学校校园网建设,提高电子备课功能,加强软件资料库建设等;继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扩大使用范围,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学校电脑和信息网络中心管理,为师生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发挥计算机教学、科技创新活动和电脑机器人活动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科普教育特色成果,坚持以新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加强特色化建设,进一步凸显科普特色。精心安排08年安徽省电脑机器人赛事工作,把所有项目分解到人,分校区训练,引进沿海发达省份的技术,向机器人技术先进学校学习,在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的机制下,今年我校机器人比赛再创历史新高,摘得六个项目中的3个第一,居安徽省同类学校之首,获奖的3支代表队将代表安徽省参加今年在长沙举行的2008年全国第八届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选课题获得3个市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三模”(车、船、航)方面采用“借鸡生蛋”的办法,除了学校自己配备老师外,每周还请了专业老师前来指导,地点主要在新区,利用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长的优势,如利用活动课、下午或晚自习的时间展开训练。目前参加队员是我校历史之最,近50人,今年完全可以以46中代表队单独组队参加比赛。 五、加强三校管理工作,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 坚持统一领导与分散办学相结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求实绩的管理风格。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研究,认真学习,勇于实践,进一步做好寄宿制学校建章立制工作,努力形成具有46中特色的寄宿制初中管理风格。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方案,继续推行和完善校内教职工“双向聘任制度”,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广开言路,群策群力,集中群体智慧,及时纠正错误,弥补不足、端正方向,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保证全校各办学点工作稳步推进。修改和完善了《合肥四十六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完成2008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工作。 新的合肥46中将充分发挥名牌学校和公办寄宿制学校两大优势,按照设施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的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地建设成独具魅力的滨湖新校;三年显成效,五年铸辉煌,进而打造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安徽初中第一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为合肥市教育均衡发展、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文 章 来源初中 教师网 w ww.9 10w.Ne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