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听《望天门山》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5-02-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读中有思、读中有悟。

  思出了情调,悟出了方法。例如:“轻轻低哼一哼,你有什么感受”“孤帆怎么来的呀?”(从广阔的天边来)“那种感觉就是高、广、辽、远,能读得更远一点吗?”“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在这几处的引导上,学生边读边思考,真正领悟了“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内涵,并且体会到了朗读课文的方法。

  细品文字、明确目的。

  教师多出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学习作者描写景物使用此的准确性 。例如:理解“碧水”中的字时,引导学生体会长江之水的色彩美,同时对碧字深入挖掘,引出带碧字的经典诗句。在诗句中学生知道了还可以描写哪些景物能用到碧字。另外,对动词的处理更加自然。“找出能让这些景物动起来的词”学生明白了要想让景物鲜活,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动词的适用是必不可少的。

  积累语言、表达到位。

  例如:理解“岸”字的两种意思时,采用扩词来实现;对“相对出”的理解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找感觉。教师简短地发问:太阳照在长江水上是什么颜色?孤帆从哪里来?学生先回味,再到“水天一色”、“水天相接”的应用。再如,通过“李白心情怎样?”“你想对长江水说点什么?”等问题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再次实现共鸣。

  评价得体,指向性强。

  如:“你读得有轻有重,有停顿。”“你读出了望的感觉”学生在听教师评价中知道了应该怎样读。再如,短句的使用更加渲染了诗的意境。“听,这水在呐喊,水在咆哮,水在怒吼。”教师的语言魅力更加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总之,我认为教无定法,我不赞同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的教古诗。只要抓住一个突破口,就会水到渠成。自然就是好。

  我想只要做到:课件使用合理、语言推敲到位、朗读有声有色、拓展灵活适度、评价指向集中、目标水乳交融,就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想在学习的同时,补充一下个人观点。

  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句中填词,把理解的表达出来,而不是只有感受,却无从表达。如:这山是(      )的山, 这水是(    )的水。我们抬头远望,看到的(       ),看到的是(         )。

  改变个别问题的问法。如:“说说李白对祖国山水的情感怎样?”变为“如果你坐在这条小船上,看到这山、这水,你想说什么?”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比学生口中的一个“热爱”要深刻得多。

  我非常苛刻地找出了这两处不足,算是对教学艺术的完美追求吧。一句幽默说得挺有意思:“人只有在化妆的时候才有自知之明。”我要是把自己的教学录像拿出来推敲时,那一定会“残不忍睹”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望天门山》听课反思    下一篇:听《望天门山》一课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