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教学工作十项常规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4-1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化、规范化的保证,应按规定严格执行。
1、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除了必修课必须切实落实教学计划夕卜对于选修课,要切实做到“五有”,即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方案、有考核、有效果。对于活动课,要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经费、定要求。
2、要科学地安排好“三表”,即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教学进度表。
二、严格执行省厅规定的校历
省厅制定的“校历”,规定了学年学期授课周数,上课时间,复习、考试和放假的安排,又规定了不得随意停课或者提早放寒暑假,各学校应不折不扣地执行。
三、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大纲》
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是各科质量的标准,是指导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质量达标的依据,它使学科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特点和有序地进行。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学好、用好,至少期初、期中、期末各学习一次。期初侧重于制订好教学计划;期中侧重于检查学生“双基”的缺陷,利于查漏补缺;期末侧重于检查教学质章、保证年段教学质量过关。
四、贴实课本,合理使用教科书
教材课本是教学的具体依据,是教学质量标准的具体化,要依纲据本,从实际出发,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材要求,不留尾巴,不随意增删教材,不随意更换教材。
五、制订好各级各科《教学计划》
教学要有序地进行,须实行计划管理,才能使“双基”要求及能力要求得以落实。
教师要制订好教学计划,它包括:一是学期教学进度表;二是单元或章节的教学计划;三是课时计划 (教案),其基本要求如下;
(1)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重点和难点;
(2)对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现状分析;
(3)确定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
(4)教学进度;
(5)重大的教学活动:如参观、实验、实习、竞赛和统考。
六、认真备好课,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二个方面。认真备课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钻研教材。
教师要在吃透大纲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体例、结构和特点,年段、单元、章节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间的联系,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恰当确定重点、难点。
2.了解学生。
教学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所以备课一定要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做到面向多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3.设计教学。
教师的职责是在吃透大纲、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制定和设计最佳的教学工作方案,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安排合理。
4.确定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法的确定要立足于追求每一节课的最佳效果从而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最佳效果,逐步形成具有个人特点而又灵活多样的教学风格。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博采众长,开拓创新。
此外教法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仅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所以备课既要研究教师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要在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指导学法。以学法改革促教法改革;以教法改革指导学法改革,二者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方能奏效。
5.书写教案。
①教案是教师教学思想和对教材理解程度的具体反映,教案的书写水平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
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案。
教案应包括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精选的例题、习题、作业配备和训练项目,学生活动内 容和方式,实验演示操作,教具选用,反馈小结,板书设计等。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各校要建立健全各科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同科级教师每周要有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要做到“三备四定五统一”,即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定活动内容;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布置作业,集思广益,提高质量。
任何教师都不得上无准备的课。无教案者不准上课,要尽可能提前备足一周的课。
七、认真上好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几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的八字经是“抓纲(大纲)、务本(教材)、重法(教法、学法)、求实(效果)。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1)教学目标明确,要求适当;
(2)教学内容处理得当;
(3)教学过程安排合理;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5)教学效果明显;
(6)教学基本功扎实;
(7)教学手段先进,教有特色。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遵守如下纪律:
(1)严格遵守课程表及作息时间,做到准时上课,按时下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私自调课、停课,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2)教师不得无故赶进度,不得随意改变教学内容,不得随意打乱教材顺序。
(3)听到预备钟声教师要在教室门口等侯上课,上课过程不吸烟,无特殊原因不坐教,不随便离开教室。
(4)不得提早下课,不得随意中途离开教室。
(5)上课要严格要求学生。
八、建立健全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布置和批改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基本要求是:
(1)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目的性指作业的设计及布置必须围绕教学目的的要求,围绕利于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安排作业。计划性指整体考虑,分清主次,确定先后缓急,编好作业程序。要分清一节课的课内、课外的作业——章节练习——学期复习练习——会考复习练习——升学总复习练习。应以一节课的内外练习作业为重点。
(2)作业分量适中和难度适当,严格执行
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控制当天学生的家庭作业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减轻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教师应与教学同步,力求作业四个“及时”,即及时布置,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讲评。
(4)作业的题型要多样,训练要严格,书写要规范。
(5)注重课外辅导,利于因材施教,抓好两头,使优生拔尖,差生进步,但不能搞变相的加班加点上课。
九、健全考查考试制度,严肃考风
成绩考核是巩固学生学习收获,检查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实施调节控制,督促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其过程包括复习——训练——考试三个环节。
(1)复习;
复习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强化、提高、联系和延伸。
复习要形成系列:课堂小结——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毕业复习或升学复习,而重点要狠抓单元复习,搞好单元过关,打好坚实 基础,然后才是期末复习,搞好年段过关。
毕业或升学复习时间不宜过早,不准过早结束功课。
(2)考试:
考试是教学质量测定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师可从中取得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
1、各校应建立正常的考试制度,要统一安排,突出重点,防止过多过滥。在平日考(课堂测验)—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考——升学考及质量抽测七类系列中,应以单元考和期末考为主,它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定要认真落实,使得课课过关、单元过关、年段过关。
2、考试关键在于命题。命题要处理好大纲和教材,知识和能力,识记和应用,课内和课外等关系,要重点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把握好考试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教学目标到达成度,以发挥考查工作对教学工作的正导向作用。不论是闭卷、开卷、口试或实际操作都必须以“双基”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力求面广、灵活、多变。
3、命题的几个原则。
一是目的性原则:既要考查对知识理解程度,又要考查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二是科学性原则:既要科学地确定试题的布局和分数的比例,又要有充足的依据,确保试题及答案准确无误,无可争议。
三是启发性原则: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四是量力性原则:难易适中,坡度和区分度恰到好处,而命题不超“纲”、不超“本”。
五是客观性原则:力求切合学生实际,克服盲目性。
考试要严肃纪律,严明考风,评卷要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统计,试卷讲评,质量分析和查漏补缺工作。各校应树立良好的考纪考风,要采取必要措施,制订纪律,防止弄虚作假,循私舞弊等不正之风出现。
十、抓好质量分析及教学总结
各校应建立质量分析及教学总结的制度,这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教学质量的分析及教学总结,洞察教学质量发展的趋势、肯定进步,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制订措施,使教和学同步发展,符合客观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1)教师要养成“有考必析”的习惯,要求期中期末任课教师应进行一至两次班级质量分析,备课组长应进行年级质量分析,教导主任应进行各年级质量分析并提出提高质量的建议。
(2)各校、各教研组要坚持不懈地落实“三个一”的活动制度,即每位教师每一学期要确立一个教学研究专题——开一个教学实践课——写好一个教学研究的总结。
(3)教学质量的总结,既要有全面总结,也要有专题总结,既要有学校总结,也要有班、科,教研组的总结,一般要求每学期每人作一次书面总结,可结合任职资格要求写出学术性的论文;中级职务以上教师,每学期一篇;初级职务的教师,每学期撰写经验体会一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下一篇:课堂改进汇报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