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实施细则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4-12-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基本要求

1、所有教师都必须先备课,后上课。备课至少要超前4-5教时。

2、备课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积淀性备课。教师应从书籍或网络中大量占有资料,日积月累,不断充实,从丰富的资料中提炼精华,为备课所用,让学生得益。

其二是常规性备课。教师要掌握和钻研教材、了解和分析学生、考虑和研究教法、学法。教师必须练好教学的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备课过程包括阅读钻研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分析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安排课时计划,按课时写好教案,准备实验、实习、作业等。

二、教案结构

4、教案大体包括课题、课型、目的、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和作业五部分。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适当分散和处理难点,确定运用的教学手段(挂图、实验、电化教学等),设计好板书。

5、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可以写简案,青年教师和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必须写详案。

6、无论简案还是详案,都必须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思考,有一定的探究性;问题应有坡度;问题与问题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形成问题串。

三、教学反思

7、倡导教学反思。教师应做一些教学后记,及时记录并分析课堂教学的情况,以便积累备课和教学研究的宝贵经验。

四、集体备课

8、要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

9、集体备课要建立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

10、集体备课要落实好“五定”。定时间(每两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2节课以上);定地点;定内容(要将教材研读、教法研讨、学法指导、资料使用作为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要内容);定主讲人;定试教(主讲人要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进行试教,给研究小组提供具体的案例)

11、集体备课时要有意识地对一些重点课型、典型课例进行细致深入地研讨,以形成教学范式,从而带动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并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12、要加强集体备课的资料积累,对在集体备课中通过集体研讨,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案例,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形成教学范式,并作为优秀教学资源,归档于县集体备课电子素材库,向全县推广。

五、督查指导

2、上 课 常 规

一、基本要求:

目标明确、讲授正确、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练结合、达成度高。

教师上课应提前1-2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不拖课,不提前下课,不坐着上课(音

乐教师除外),不接打手机,不擅自中途离开课堂,不随意调课、缺课,不抢占自修课。

二、主要课型及课堂结构。

1、 新授课

新授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新知探究→讨论讲解→练习巩固→变式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在以上环节中要注意:复习应为导入服务;新知的探究要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活动的或问题链;练习巩固要以本为本,注重基础,围绕新知进行有效训练,要控制难度。

2、复习课

文科

教学过程:诊断——解惑——巩固——纠错。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做诊断练习,在批改诊断练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先用呈现诊断反馈并点评,在讲评诊断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个知识的用法;接着让学生做具有一点综合性质的巩固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做根据错误率较高的题改编的归错练习

理科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范例讨论→提炼归纳→巩固应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可采用问题式,亦可采用习题式(从一组题目的练习中梳理出本课要复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范例讨论要围绕本课复习的基本知识、方法,精选例题,引导学生经历“读题审题→形成思路→规范表述→解后反思”这样的解题过程。

提炼归纳主要应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维障碍、易错点、解题表述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

巩固应用要注意练习的模仿性和迁移性。迁移练习要注重变式训练和纠错训练。

3、试卷讲评课

课前准备:研读试卷,吃透试卷内容,了解命题特点;统计、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共性的典型错误,并分析错误生成原因;根据试卷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内容,一堂课突出解决两三个问题,重点讲评部分试题;选编巩固性练习。

教学步骤:评考—析题—答疑—矫正。具体做法是:第一步,介绍考试的总体情况,如分析试卷特点,公布学生得分情况,表扬先进,同时指出答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步,分项重点讲评,侧重讲清试题立意,讲清解题的思路;第三步,学生自读试卷并提出疑难,教师解答;第四步,针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不同特点进行矫正性练习。

基本原则:①分类讲评,反对逐题按序。可以按知识错误类型、思路方法、命题方式为线索将同类试题合并在一起进行归类讲评,力求使学生领悟同类试题的共同特点。②对错误率较高的题讲评时要讲清立意、讲清干扰、讲清变式、讲清解题的思路,注意从具体题目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力求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只是圆答案,反对王顾左右而言他。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寻解题要领,把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真正交给学生,并给学生以恰当的思考内容和足够的思考时间。④坚持评练结合,及时巩固重点讲评的内容。⑤一段时间后要将错误率较高的题经过变形让学生进行纠错练习。

三、督查指导

3、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

一、基本要求:

有练必选(包括选择和自编)、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纠必馈。

二、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

1、先“下水”后选题。要根据学习内容、阶段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选题,突出针对性、基础性、层次性、思维性。

2、每个班级要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合理布置各科作业,倡导分层次布置作业。小学作业时间中年级不超过4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1个小时。初中、高中的作业量、难易度应保证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为宜。减少并逐步杜绝作业抄袭现象,以提高作业训练的实效。

三、作业批改的具体要求

3、教师一律用红笔批改并评定等级,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形成学期平时成绩记录。

4、对学生的作业要逐条批阅,对作业中的关键性错误要予以修正或以红线划出,并要求及时订正;必要时加眉批或总批予以说明、指导。作文的评语要贴切、中肯、个性化。

5、对于学生订正的作业,要进行复批;未订正的作业要坚持按要求订正;要有一定量的面批。教师要认真使用批改记录,学生要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对每次练习的错题纠正要落实到人,失误情况要落实到知识点,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提高目标达成度。

6、提倡使用人性化评语,要通过批注、面批等形式,纠正学生不良的作业习惯和书写习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

4、课外辅导常规

一、基本要求

课外辅导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分层施教;要坚持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强化跟踪辅导;要注意培优与补差相结合,避免精英化和竞赛化。

二、具休要求

1、分年级明确培优与补差的对象。

2、制订详细的学期辅导计划,明确辅导对象、辅导内容、辅导次数。

3、每次辅导应视为正常的上课(教师应备课、编制相应的训练题,写出翔实的教学预案,做好批改与纠错工作等),学期结束前,学校应对辅导的学生进行辅导效果的考核。

4、个别辅导要明确内容,根据实际选好题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好过程记录。辅导效果明显。

5、课外辅导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状态。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要形成合力,以非智力因素水平和心理品质的提升带动辅导效果的提升。

5、听课、评课常规

一、基本要求

1、听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充分了解该堂课的教材内容、难点、重点、分化点、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对该课所用的仪器、教具等尽可能的熟悉,并做一个大概的课堂设计,以便于听课时观摩和课后交流。
  2、评课应以评价这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要求做到公正、客观、准确。
  3、听评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所以,听评课应以交流和观摩为主要形式,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为目的,尽量避免“挑刺”式评课。
  4、评课和听课都要有记录,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避免记成“流水帐”。

二、听课的具体要求

1、听课数量。学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高中分管年级干部每学期不少于60节,义务教育段分管年级干部每学期不少于30节;高中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义务教育段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一三五考核对象高中不少于50节、义务教育段不少于40节。

2、听课要求。听课者课前要到指定地点候课,课中不随意与学生交谈,不接听手机;提倡先熟悉要听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去听课;听课记录要全面、具体、客观,“全面”包括:执教者姓名、执教班级、执教内容、执教时间、教学流程实录、教学环节点评、整堂课的总体评价等,“具体”意味着:不仅要记下教学过程和环节,还提倡记下师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活动次数与起止时间、活动人次等,“客观”是指:旁注和总评要符合实际,不能只是赞美,要多从反思的角度去点评。

三、评课的具体要求

1、评课形式。双方交流、评议会、领导或专家点评、考核打分。

2、评课要求。每次听课后,要及时交换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互相探讨,共同提高;提倡围绕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引导分析、讨论,以便深入交流经验,真正提高认识;要先从教学目标评起,在此基础上再去谈各项教学原则的贯彻情况;要就课论课,从师生和具体教学条件出发,用教育理论去肯定成功之处和正确的倾向,对缺点和不足之处最好只在可以改正的范围之内予以剖析并提出改正建议;辨证地对待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分析、评价的对象主要应是不变因素(如基本的教学原则),对于可变因素(如教师的风格)只能从不变的角度去分析,如不能对教师的风格本身作出评价,只能看他是否有效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不能单看结果,还要看导致结果的过程,要用典型事例做具体分析。

四、督查指导

听课检查。学校每学期应按期中、期末两次或按月收集、查阅教师的“听课记录”,检查不仅要统计听课的数量,还要看记录、反思的质量。检查的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

6、考试命题和质量分析常规

一、基本要求

1、考试命题和质量分析要在《课程标准》、《考纲》、教材精神的指导下进行。考核命题应检验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能力。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当,要能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一般情况下,60%的试题为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30%的试题为知识的迁移,10%的试题为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检验。

2、质量分析是课程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质量分析的核心工作是试卷分析。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检查试卷命题与课程要求是否相符,同时对试题命题质量做出科学的鉴定和总结。在对试题的关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 

二、考试命题设计具体要求

1、科学。在学科试卷中,有效控制非学科性、非思维性命题;在综合科试卷中,可以淡化学科界限,但仍必须体现有关学科检测要求。试题中没有科学性、常识性错误。

2、规范。题型必须规范化。题干要简明、扼要、翔实、清楚易懂,没有语病;提出答题的要求要有明确的指令,不模棱两可,语意清楚,不误导解题思路;题肢必须落点准确,各选言肢不交叉重复,设计干扰的角度要合乎学科要求,答案具有正确性、明确性,即使是多项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就其所含的学科意义来说,也应该是正确的、明确的。

3、到位。要求做到“两个结构”(即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结构)到位和“两个要求”(即《课标》阶段性要求和学生适应性要求)到位。关键是试题落点的选择要准确有效。

三、质量分析具体要求

4、采用“逐题分类统计”的方法和“典型分析”的方法。实施抽样统计的,可按字号随机抽样,也可按分数段分组抽样。实施典型分析,要面向各类试题,选取典型试题;面向全体学生,选取典型答卷。

5、考试质量分析应写成书面报告,包括:试题分析;成绩统计;教学目标达标情况分析;主要存在问题;改进教学的措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任课教师工作职责    下一篇: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职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