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环境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5-10-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环境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前言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增强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实践能力,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意见精神,特制定本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一、课程性质
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省必修地方课程。它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特点
环境教育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综合性
从学习内容看,环境教育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从学习过程看,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环境系统,掌握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及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环境教育课程中,多个学科的知识相互融汇贯通,形成一个环境科学的有机整体,共同决定着环境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实践性
环境教育强调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和创造知识;在解决现实环境问题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及批判与反思能力;在参与活动中增进交流与理解,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形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积极参与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行动的意识。
三、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之间,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活力与潜能的重要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它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减少或者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增强对环境的敏感性、获得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复杂性的认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环境教育以培养环境素养为主旨。它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二、具体目标
(一)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伦理的内涵包括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
数千年来,人类沉醉于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万物的尺度,自然为人类所有,且人类有权利使用自然。由于自然万物与人类之间缺乏伦理关系,人类与环境不能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危机频发。
环境教育应教育学生:
1.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反思个人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树立起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
3.意识到公民在环境中的权利和义务;
4.关注环境,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获得环境基础知识
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对环境教育基础知识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主要包括:
1.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2.分析环境问题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影响;
3.结合相关知识初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了解政策、法律、技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5.了解公民参与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并对比其效果。
(三)养成实践技能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培养其初步的分析与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能力。
1.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
2.识别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环境问题,并实施评价,设计解决方案;
3.运用观察、实验、网络等方式获取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
4.围绕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探究;
5.批判性地思考区域或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并能够分析对比各种解决途径。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
本部分围绕环境教育在环境伦理观、环境理论知识与技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环境教育在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 并就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环保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建议。
一、3至6年级

 

内容与要求
活动建议
1.欣赏自然美。
 
 
2.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3.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
 
 
 
4.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的方式与习俗。
5.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学会思考、倾听和讨论。
6.搜集有关环境信息,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并尝试解决简单的环境问题。
7.说出身边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
8.列举各种生命形态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及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9.举例说明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居住空间和资源。
 
10.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知道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1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技术产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3.理解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l        观看日出、日落、蓝天、碧水,倾听小鸟的歌唱、溪流的欢笑……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养成专注细心观察事物的行为习惯。
l        栽培花草树木,饲养小动物,体验动植物在健康环境中的快乐生活。养成尊重生命的行为习惯。如不伤害小动物、不踩踏花草、不毁坏树木等。
l        了解父母小时候的生活状况,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对比分析其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养成不铺张浪费的习惯,如不攀比衣着饮食等。
l        搜集不同国家和民族保护自然的生活习惯。养成维护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生活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不乱丢垃圾等。
l        通过触摸大树、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等游戏,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养成对事物深入思考的习惯,并讲述个人的感受。
l        运用各种地图、数据库,通过观察周边环境、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搜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
 
 
l        采访当地老年人,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
 
l        描述农田、湖泊或森林等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的特点。
 
l        列举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的生活或学习用品。养成不乱丢弃可回收物品的生活习惯。如垃圾分类处理。
l        举例说明机动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养成尽可能乘坐公交车和非机动车代步的习惯。
 
l        调查班上同学及其父母的节假日活动,讨论这些活动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不损害环境。养成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如不破坏旅游景观等。
l        调查地膜、化肥、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造成的环境影响。养成尽可能不使用或不乱丢弃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物品的行为习惯,如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使用发胶等。
l        统计自己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一次性用品,讨论一次性用品对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养成不使用非必要一次性用品的习惯,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二、7至8年级

 

内容与要求
     活动建议
1.了解山东生物资源状况,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一切生命及其生存环境。
2.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环境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探究其形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了解山东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4.了解山东水资源的利用状况。
 
5.了解家乡空气污染状况,理解污染指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6.了解中国和世界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7.了解垃圾的种类、来源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
8.理解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力。
9.知道技术在给一些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10.区别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中不同参与者的不同角色。
11.尊重、关爱和善待他人,乐于和他人分享。
l        收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了解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的重要意义。养成环保从身边做起的行为习惯。
 
l        围绕当地主要的生态破坏现象,探究导致生态破坏的机理和防治对策。养成人与自然、社会和睦相处的行为习惯。
 
 
l        选择一个本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地或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养成对事物深入思考分析判断的行为习惯。
l        设计家庭节水和校园节水的调研方案。了解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养成自己节约用水也要影响别人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l        调查常用交通工具如自行车、小汽车等的能源消耗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l        进行食物选择的社会调查,提出科学、健康的食物选择倡议并付诸自觉行动。养成合理搭配饮食的生活习惯。
l        调查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付诸行动。养成有效使用资源的行为习惯。
 
l        调查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讨论旅游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能性。
 
l        分析水利设施对不同区域居民的影响。
 
 
l        与环保组织联合开展一次环保行动。养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行为习惯。
 
l        列举自己不利于他人健康的行为,提出改正措施,并付诸行动。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习惯。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环境教育的实施必须凭借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应结合环境教育的过程性评价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像户外教学、社区服务、实地考察、模拟游戏、个案研究等,使环境教育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2.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
人们的日常行为及不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往往与某些环境现象或环境问题息息相关。例如,人们也已习惯的垃圾处理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焚烧农作物秸秆导致空气污染、填埋垃圾导致土壤污染、往江河湖海倾倒垃圾导致水体污染等等,环境教育恰恰要使学生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目的。
3.从“可解决的问题”做起
当代环境问题已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方向发展。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足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得以缓解或解决。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需要关注身边的、可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像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存在的某些环境问题,教师可以此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觉参与改善环境行动的愿望。
4.创造融洽和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
环境教育的教学过程既要鼓励学生与教师全方位地交流沟通,又要为学生搭建起相互交流和共同分享的学习平台。
(二)探究与行动研究
自主探究和行动研究,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学习探究真实的环境问题或自己所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识别并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或者在教师引导下识别并提出环境问题。
(2)确定信息预案。
学生通过讨论,初步确定就该问题已经掌握了哪些信息,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3)信息的搜集与加工。
搜集信息的主要途径:图书馆、大众传媒、网络数据库;向专家、环保组织成员或政府官员请教;走访社区居民;野外考察,采集大气、水、土壤、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的样本等。
对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要进行鉴别、分析和综合处理等。
(4)提出多个研究方案,评价各方案的预期效果,选择并确定行动方案。
(5)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实施计划,及时评价并调整计划。
行动计划包括采取行动的时间和人员安排,所需资源的种类、数量和来源等。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及时搜集有关信息,以便对行动过程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2.行动研究
通过观察或调查,发现身边现实的环境问题,确定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研究计划,然后采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调整研究计划和行动,不断改进实践,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是环境教育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要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师生作为研究者,民主参与决策和研究,而不是依赖外部“专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提出一个自己想要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探究、讨论,澄清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及潜在的阻力或限制,寻求采取行动的机会。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学生或教师不断地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根据反思结果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学生不必等到调查研究取得明确结果之后再采取行动,而是把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结合起来,边计划边行动,边反思边改进,这样可以避免贻误采取行动的时机,最终实现改进实践和问题解决的目的。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环境教育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改进和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的实施状况。该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教师和学生在环境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评价要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差异,力求为改进和提高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效提供依据。同时各学习阶段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要成为下一阶段环境教育计划的起点。
2.评价主体多元化
环境教育的实施,不但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而且需要社区、地方环保部门、民间环保组织等社会力量的配合和支持。为客观而全面地反映环境教育的过程和成效,上述各部门或个人均可以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评价主体。他们既可以以实施者的身份参入环境教育的内部评价,也可以作为独立于学校的外部力量对学校环境教育进行总体评价,还可以对各自在环境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环境教育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环境教育学习方式、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又包括对教师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评价,还包括对学校环境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价。显而易见,如果是基于改进和激励环境教育的目标,评价应注重对环境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单项评价,以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提高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如果是基于判断学校环境教育实施成效的目标,评价则需要对学校环境教育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评价。评价要关注被评价者的个体差异,力争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4.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定性评价为主
环境教育关注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敏感度、生活体验、投入程度、合作精神、探索精神等。这种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单靠传统的纸笔测验是难以进行评价的。为了对环境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实际成效作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纸笔测验、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袋、情景测验、学习或教学笔记与反思等。
(二)评价要点与方法
1.对学生的评价
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与环境有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环境教育评价要对学生上述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评定环境教育的成效。
依据环境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各年级段的评价指标要与“学习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部分的要求相一致。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相适应。
(1)环境伦理观的评价
需要观察学生在环境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学生有关环境问题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评价者要在环境教育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考察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并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陈述其有关环境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评价者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收集和整理自己在环境教育中的作业或其他学习作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环境意识、态度和情感进行评议和反思。
(2)实践技能的评价
需要直接观察学生在提出问题、搜集和整理信息、制订和实施行动计划等方面的表现;评价者可以指导学生在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等活动中记录各自的参与状况,使之成为一项评价依据;评价者还可以采取情景测验方式,让学生对虚拟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3)基础知识的评价
需要分析学生的环境研究报告、作文、绘画、演讲稿及其他与环境有关的作品,也可以通过日常对话、纸笔测验、环境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
2.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对环境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可参考以下标准:
(1)将环境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区的环境特点和环境问题,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联系起来。
(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3)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和思考,并参与学校或社区有关环境的决策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了解环境、解决环境问题,如调查社区环境状况,并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获取有关环境的信息等。
(5)鼓励学生与同学、教师、社区居民、环境研究专家、环境决策者等相关人士就环境问题相互沟通,并为解决环境问题进行协商、合作。
(6)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分析,尊重学生获得的不同体验和形成的不同观点。
(7)指导学生个人或通过小组合作,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各种策略和行动。
3.对学校的评价
(1)学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负责环境教育的计划、实施、协调和评价。
(2)学校通过一定组织形式,保证学生、家长、学校教职工和领导,以及社区代表等,共同参与学校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的决策和行动,并对学校环境教育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
(3)学校明确规定各学期环境教育的目标、实施方案、时间安排、评价手段和指标等内容,统筹规划各年级环境教育内容。
(4)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日常评价包括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
(5)学校为教师和管理人员接受环境教育的培训给予支持并努力创造条件。
(6)学校向师生提供足够的环境教育教学资料、设备和场所,保证师生便利且有效地加以利用。
(7)学校有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加强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行动。
(8)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指导意见》,充分体现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为环境教学落实内容标准要求、实现课程目标提供基本的教学材料。环境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体现以下六个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环境教育是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习惯养成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教材编写必须使环境教育各方面的目标相互渗透,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趣味性原则
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学生学习。应做到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的有机统一。提倡多用图像,多设计活动。图像的设计要主体鲜明,内容精炼科学,形式生动、美观,便于阅读。活动的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难易程度适中,赋予启发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研究性原则
教材编写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科学性与量力性结合的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既要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
(五)地方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从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现实环境问题入手,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环境现状、特点和问题。
教材应反映时代特征,突出学科前沿和有关社会热点问题,并根据环境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发展,不断修订。
(六)系列化原则
教材编写应重视系列化建设。教材的系列化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三大部分。
(一)学校内部资源
主要是指学校现有条件所能提供给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实物,如学校植物园、图书馆、实验室、标本、教学设备和其他学校活动场所、设施等,它们为学生营造了合适的环境教育情景。
(二)学校外部资源
要充分利用好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科技馆、大学、科研机构、农场、工厂、商店、街道、社区、河流、农村生态环境等学校外部资源,以激发学生探究环境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信息化资源
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及音像资料等信息化资源,强化学生对我国和世界各地环境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应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下一篇: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