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在小班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8-07-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今年2月,我校被确定为全县小班化教育教学校,由此,一场围绕“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我校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尤其是小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最核心的内容。与大班额相比,小班化有什么优势,如何在小班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等问题成为教师们讨论的热点问题。经过一期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小班化与大班额之比较。

  班额过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而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调控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班级人数越少,越容易调控;班级人数越多,越难调控。当班级人数超过一定的数量时,教师对课堂教学便无法实施调控。尤其是才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不知道什么叫课堂纪律,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听讲不专心、随便说小话的现象便此伏彼起,教师常常不得不停止讲课来维持纪律。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便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完不成当堂的教学任务。

  2、班额过大,使班级内差生面显著扩大班级人数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单独训练(如:答问、演板)的机会就相应减少了。30人的班级在一堂课上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单独训练的机会,而60人的班级则无法在一堂课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单独训练,个别学生的思维障碍或薄弱环节因此而隐藏下来,教师就不能得到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反馈。久而久之,差生面就越来越大。

  3、班额过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影响教师身体健康

  ①、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而增多。与班级人数少的教师相比,她(他)们要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超额的工作量,因而工作强度大大增加。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及批改作业的任务,不得不加班加点或放弃部分练习。长期超负荷的劳动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

  ②、班额过大,使班级内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教师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肩负着班级管理的重任。班额过大,差生面大,他们往往纠集在一起惹事生非,班内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使班主任疲于应付,精疲力竭许多教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久之便易积劳成疾。

  ③、班额过大,容易使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大班额的班级,由于差生面大,纪律松散,教师既要顾优等生,又不能放弃后进生,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时间也毕竟有限,就难免会顾此失彼。时间长了,教师容易产生厌教情绪。学生也是如此,越是学习差越厌学,越厌学学习就越差,教师和学生都容易丧失信心。

  在小班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1、优化教学环境,营造“以生为本”的学习条件。

  教室是师生进行教与学的主要场所。我校虽然因为条件所限,没有投入大量的财力,但在小班化教学中非常重视力所能及的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室后面图书角的小书架上摆放着师生个人“漂流”和学校下发的图书,供学生阅览;成果角上挂着学生们自己创作的作品,供大家学习欣赏;侧面墙壁上分割的每人一片小天地中,展现着学生个人的成长足迹,有某次作业、得意的一篇习作、读书体会、书法作品……小榜样园地呈现着孩子们快乐的笑脸,窗台上摆放着绿色植物,窗帘、开关上卡通饰品,使教室有了家的温馨和美丽,又不失教育因素的渗透。

  我们为每个班级制作了6块—7块小黑板,摆放在各小组附近,让学生们在教学中能积极参与大量活动,做习题、学字词、画图表……将探究的痕迹一一展现。

  图书角、成果角、个人展示墙和小黑板的设置,成为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好奇,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场所。

  我校小班化教学还重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室里安装的投影仪、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信息化,增加了学生兴趣,扩大了学生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益。

  学生课桌的摆放不再是一排排的矩阵式、秧田式,没有统一要求,以有利于小组学习为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大多数是圆桌式,同组同学围坐,还有的教室在每小组中放一把椅子,便于教师对小组的辅导或参加讨论,从而改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活动方式,使整个数室不再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而是一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2、聚焦课堂,探索“以生为本”的教学新模式

  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如何在课堂这一主渠道实现高效运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和进步。从进行小班化教学研究开始,我们就将关注点聚焦在对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上。

  首先,师生角色换位。由传统的教师站在教室前面,学生面对黑板听教师讲课的形式,改为教师多数时间参与学生群体中倾听或个别指导,成为与学生同等的学习中一员;学生或自主探究学习,或4人组到前面展示讲解。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场面,完全有别于以往的被动接受。由“师讲生听”变为“生讲师生听”,“以生为本”

  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其次,时间分配变化。在大班额教学中,一堂课时间里教师的讲课起码占三分之二左右,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自学学习时间不到三分之一。但是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提出“1525模式”,即教师的讲解、点拨不超过15分钟,学生的自我学习、小组讨论和演练汇报不少于25分钟,课堂上学生的操作、交往和自学活动比大班学生明显增多。

  第三,课堂结构变化。改变以往课堂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我校小班化“一延六环”教学流程:学案预习—明确目标—小组探究—展示评价—演练点拨—总结提炼—达标测评。

  一延:课前延伸,学案预习。教师提供预习提纲,学生或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形成学案(结合具体情况,一般在高段施行,低段以口头为主)。

  六环: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六个环节,即一明确知识目标;二小组合作探究;三各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四学生演练,教师点拨;五归纳整理,总结规律;五当堂达标测评,呼应目标。

  “一延六环”课堂教学流程的产生基于的是对于学生的信任,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从而发展了学生。这一教学模式成为我校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有效载体。如今的课堂,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明显活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通过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我们觉得学生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

  3、小班化教学管理 ,正步入关注“个体生命优化”的轨道。传统的大班由于学生较多,教师精力有限,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偏重的是那些所谓的“尖子生”和“双差生”,而会忽视相当一部分的“中间生”。实施小班化教学后,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全体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为此,小班化教学管理模式在沿袭原有的大班有效的管理方法外我们有所创新。

  第一,教师改变以往的批改作业方式。小班教师大多是一对一的面批作业,作业有了错误及时订正,作业做对了及时表扬、鼓励。这种及时反馈形式无疑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

  第二,在班级教学中弱化教师的管理,强化学生组长的作用,锻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由于小班化教学突出小组活动,

  因此小组长的作用尤其重要。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一般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异质分组。选择、培养和指导好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关键,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关键。作为小班教师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不是面对全班学生,而是参加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指导配合小组长,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愿望。

  第三,小班教师的办公桌就放在教室里,在教室办公。教师和学生长时间在一起,随时关注学生,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这种亲切、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文化学习和社会性成长来说尤为重要。

  第四,家校沟通得到加强。我们建立的家校联系簿,详实地记载班级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方面的状况,及时与每一个学生家庭交流沟通,如实反馈信息,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的班主任每学年都会全员走访学生家庭,其他科任教师也都有帮扶对子,也会深入到家庭,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同身受,利于理解学生,加深师生及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加强家校合作,更好地实现学生个体生命的优化。

  小班化教学初显成效

  一、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快乐学习成为现实。

  因为人数相对较少,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变化,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有较为宽松的时空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个体不同的学习需要,每个学生会产生被关注、被重视的亲切感、愉悦感。教师的关爱,使学生产生安全感,从而更加信任自己的老师。同时,教师因学生的进步和信任而感动,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进而,小班的课堂成为了和谐愉悦的场地,学习成为了学生的快乐之事,教学成为了教师幸福之事。

  二、多维互动,学生参与主动性得到发挥。

  只有20几个学生,教室中有了足够的空间,将“秧田式”的大班集体化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组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时空显著增强,因而为每个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小组内与小组间的互动,分层的个体与教师、同伴间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互动,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思维过程都会受到教师或同伴的关注,并得到及时的回应,因而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课堂的互动网络,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交往,自主探索,实现生命的谐动。

  小班化教学中的困惑

  1、学的方法陈旧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而在大班下这些活动很难开展起来。小班化下就不一样了,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可是,如果教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够深,还是采用大班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小班化的优势又将失去。因此,小班化过度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

  2、方式不适应

  小班化下,教师都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有的学生就难以迅速的适应。如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有的学生就不知道说些什么,开始进行聊天。也有的时候,课桌摆放形状一变,学生就会觉得很新奇,造成注意力分散等。因此,小班化后需要给学生一段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时间。

  3、学生不充足

  大班时人数较多,每一个班里一般都挑出几个好学生。而小班中,优秀的学生就没有那么多了,因此就不能挑出足够的优秀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尤其是早自修进行晨读时,有的班级就挑不出好的学生进行领读。造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没有人在班级中起榜样作用。所以小班化过度后,教师要及时培养优秀的学生。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教育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切面向新世纪的教育变革,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在小班化过度后虽然存在着众多不利于教学的因素,但只要我们经过努力,这些问题还是很容易解决的,只要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就一定能让小班化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微型课题督研究督查制度    下一篇: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