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背影导学案及习题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背影》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法。2.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二、难点、分析1.文章是怎样紧扣“背影”来写,使内容和题目互相照应的?(线索)2.第二次与第三次写背影,怎样安排的?(一详一略)。3.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各自在什么情况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作者为什么很细致地叙述了父亲送与不送上的犹豫?是不是多余之笔?5.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两面的。一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另一种思想感情,是儿子对父亲的怀念、怜惜和感伤之情,正是儿子的这种复杂的感情,才衬托了父亲的那种复杂心情。这两种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三、教学过程设计1.布置预习(可在课前进行)。  2.让学生认真阅读一遍课文。3.划分落层次        4.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绍兴,后定居扬州。19岁时考入大学预科班,1920年毕业大学哲学系。自清为了反对美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背影》是自清的名作,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5.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6.划分落层次,掌握结构形式。(1)要求用同样的句式(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概括意。①开篇寄思②往事回忆③结尾怀念。学生能用“背影”作线索概括,也应肯定:①忘背影②描写背影③思念背影(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文章叙事的层次又可以分成几层意思呢?中间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交代父子分别时的家境   第二层次:送行前父亲的细心关照第三层次:送行时看到父亲的背影(3)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是很容易找到的。这就是“背影”。现在,要弄清楚:1.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1)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4处)这四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两次)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读父亲来信时,从晶莹的泪光中怀想父亲背影。研读第

 

背影导学案及习题
上一篇:背影导学案六    下一篇: 背影导学案四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