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亚夫军细柳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识。 2. 掌握一些文言实词。 3.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法。 4. 学习亚夫表现出的忠职守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和积累文言用实词。 2、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法。 教学过程:第一一、 导入新课: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板书课题) 二、解题,背景资料介绍。 1.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史记》,题目是编者加的。细柳,古地名,在今咸阳西南。 2.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仲、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邦等的遗迹。38岁继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史记》,终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做是第二部《春秋》。他还接受了道家思想,他的思想中唯物论的因素和批判精神,尤其是自身的遭遇更增强了他的反抗性。这些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都有所体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记事上起轩辕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跨度近三千年,详实地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历史,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了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下一篇: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