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4 诗词五首第二一、学习《雁门太守行》(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引入《雁门太守行》。(2)了解文体:“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3)简介作者。贺(790—816),字长吉,皇室远支。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昌谷。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4)写作背景。在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这首诗的背景是朝和地割据势力之间的长期战争。(二)朗读、赏析1.听朗读录音。2.自由朗读。3.读诗韵:读准字音和节奏。明确: 1—2句“紧、壮烈”。3—6句“凝重、悲壮”。7—8句“坚定、豪迈”。4.解诗意。《雁门太守行》中,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5.悟诗情:理解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请学生回答: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诗的最后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诗的主题是什么?(学生讨论)①师归纳: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②诗的最后两句:运用典故,点明主旨,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即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感。③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用极其简洁的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振奋人心的战歌。6.品诗言:感受形象美。(1)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现在人们用“黑云压城”来形容什么?首句用比喻和夸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气氛和危急形势。 现在人们用“黑云压城”来形容局势的危急。(2)简要赏析“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开”字的妙处。“开”形象地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与“摧”字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3)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教案
上一篇:诗词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下一篇: 雁门太守行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