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社戏导学案二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6 《社戏》导学案人 石娅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时间4月15日班级       组别       姓名教师寄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体验美的心灵,缺少描述美的语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法 4、概括小说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中心。5、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自主学习案文学识积累、作者介绍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树人,字豫才,绍兴人,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二)、关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三)、关课文有关内容  本文的删节部分,是写看社戏之前,在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作些引,似乎还可以认为: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后者的。字词积累   1、读准下面的字音。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絮叨  怠慢  蕴藻  家眷  渔父   喝采  旺相  桕树  楫子2、理解下面的词语。惮:      絮叨:       撺掇:      弄潮:      依稀:     宛转:        悠扬:     皎洁:    归省:     漂渺:       自失:      弥散:    3、本文作者是     ,原名     ,   

 

社戏导学案二
上一篇:社戏导学案3    下一篇: 社戏导学案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