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过程与法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个人素养。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难点】教学:《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新课讲授红楼梦1.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林黛、薛宝钗、元春、探春、史湘云、妙、迎春、惜春、、巧姐、纨、秦可卿。2.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小说初名为《石头记》,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 题名《红楼梦》。)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4.读教材,教师简要的介绍《红楼梦》的内容提示:不仅塑造了宝、林黛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5.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中的影响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昆曲和京剧(一)昆曲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昆曲兴起的历史概况?教师指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3.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昆曲的代表作提示: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的《桃花扇》等。4.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昆曲的特点提示: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等 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二)京剧1.图片展示(材料:《唱脸谱》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上一篇: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下一篇: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