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辛亥革命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革命士的奋斗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道一、蔡绍南在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起义:1907年,、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广州花岗起义:1911年,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花岗,称作“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知识点2 武昌起义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三镇取得胜利。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军政府,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不能说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主专制(封建帝制)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属政治制度,始秦始皇,辛亥革命后终结。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02  知识点1 革命士的奋斗1.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乡和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关这次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这次起义未能成功B.领导者是道一和蔡绍南C.这次起义扩大了同盟会的声望D.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某革命家的豪迈诗篇。因歹徒告密,其在绍兴被捕遇难,此人是(B)A.道一 B.秋瑾 C.兴 D.翊武3.下图是1911年4月27日晨,兴向党人写的绝命书,表示他效命疆场,视死如归的革命决心。这发生哪一事件前(C)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浏醴起义C.广州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知识点2 武昌起义4.“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B)A.1898年 B.1911年C.1919年 D.1927年5.武昌起义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下一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