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辛亥革命选择题 1.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B )A.徐锡麟、兴  B.道一、蔡绍南  C.徐锡麟、蔡绍南   D.道一、秋瑾2.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群众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材料在说明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一系列起义( D )A. 爆发的原因  B. 发动的过程C. 胜利的结果 D. 失败的原因3. 1907年,在安庆、绍兴发动起义牺牲的革命党人有( D )A.、兴   B.道一、声   C.徐锡麟、恩铭   D.徐锡麟、秋瑾 4. 《》云:“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中的“武昌首义”发生 ( B )A. 1898年 B. 1911年 C. 1919年    D. 1927年5.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材料称颂的是( D )A.毛泽东     B.有为     C.启     D.6.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B )A. 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主专制制度C. 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7. 曾提及,1895年广州失败之时,“举国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A.国人对清政府态度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8. 右侧漫画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元洪被起义军从床下拉出来推到省都督的位置,因此其又被称为“床下都督”。这最能说明( A )A. 辛亥革命不彻底,旧官僚混入革命队伍B. 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C. 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D. 武昌起义的队伍是乌合之众9. “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A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专制制度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 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最初的反应是不惜诉诸武力干涉;然而几天后,驻汉口英、俄、法、徳、日领事公派代表与军政府交涉,表示“承认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列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

 

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6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2    下一篇: 辛亥革命习题课件PPT (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