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与法】借助武昌起义的相关视频资料,结合本课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势。引导学生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学习法。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结合史实从多面论证历史事件的成败与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武昌起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反映的是武昌起义中革命党人英杀敌、往直前的场景。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是由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告终。19世纪末,以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同样以失败告终。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能成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了解一下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二、新课讲授(一)革命士的奋斗1.教师展示:《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示意图》。提出要求:结合教材第42—43页文字,表格归纳革命士的奋斗历程。 名称时间革命党人地点影响浏醴起义1906年道一、蔡绍南、交界的乡、浏阳、醴陵同盟会成立以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浙皖起义1907年秋瑾、徐锡麟安庆、绍兴—起义1907年、兴镇南关—花岗起义1911年4月、兴、声广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准备最充分的一次起义2.教师讲解:1911年4月27日,由情况变化,在起义尚未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遍搜两广总督不得,后与大股清军遭遇,苦战一昼夜,最后只剩兴和少数人带伤逃跑。后收殓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花岗,称作“花岗七十二烈士”。3.图片展示:花岗起义中英就义的烈士。教师提问:分析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二)武昌起义1.教师讲解: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些起义都撼动着清政府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随后爆发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