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5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浏醴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叙述武昌起义的经过,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2.过程与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精神。【难点】教学: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如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新课导入】据统计,全国仅以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是为缔造中华民国作出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最大功绩和主要贡献是领导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结束了一个旧时代,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革命就是辛亥革命。一、革命士的奋斗过渡:同盟会成立后,在三民主义旗帜的指引下,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推动了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让我们通过学习一起感受革命士的奋斗历程。学生在阅读教材的上,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讲述浏醴起义、安庆起义、起义、广州起义的具体过程,并把四次起义归纳如下:时间名称领导人结果1906年浏醴起义道一失败1907年安庆起义徐锡麟、秋瑾失败1907年起义、兴失败1911年广州起义、兴失败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 材料二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林觉民《与妻书》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广州起义的革命士和“花岗七十二烈士”奋斗精神的感受。提示: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教师过渡:那么,武昌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呢?二、武昌起义播放视频《武昌起义》,学生欣赏视频,并以教材内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5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免费下载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