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 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浏醴起义;安庆起义;花岗起义;武装起义的主力、过程、和意义;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得大的反香反封建的资产阶袋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士不屈斗争精神的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主义情感和不断断进取的意识。武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二、教学重难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评价三、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同学都看过《朝》、《天下粮仓》等历史剧,那么,主宰天下的“皇上”是在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一、革命士的奋斗师:大家还记得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分别代表十六字纲领中的什么内容?生: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投影显示:“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用。”—师:当时的中国,国家是不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不是人民所共管,利益又是不是人民共同享有?生:不是。师: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内有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外有帝国主义列强不断攫取在华利益,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同盟会成立后,有了“三民主义”作为革命旗帜,和他的战友们在多地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看看都有哪些武装起义?1.浏醴起义:1906年12月,同盟会会员道一、蔡绍南联合乡、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了反清武装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进行镇压,起义军失败,道一等遇难。2、安庆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与清军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叛徒告密,被捕遇难。 3.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派明堂等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镇南关(今友谊关)的三座炮台,、兴亲到炮台督战,后回河内筹办枪弹。清军发动反攻,起义军奋战七昼夜,终因众寡悬殊,突围而出。4.花岗起义:1910年,召集兴、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大规模起义。1911年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2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8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