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免费)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辛亥革命【预习指导】知识考点一:革命士的奋斗——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1. 归纳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人发动的历次起义。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地位和意义浏醴起义1906年道一、蔡绍南同盟会成立以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使同盟会声望大振。浙皖起义1907年徐锡麟、秋瑾镇南关起义、兴花岗起义1911年4月兴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大大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2. 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历次武装起义的作用。  革命党人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虽然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英斗争,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逐渐把革命推向高潮,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知识考点二:武昌起义1. 组织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新军。2.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在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标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起义军成立军政府,以元洪为都督。3. 武昌起义后,全国半数以上各省份纷纷独立,支持革命。4. 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5.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它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免费)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部编版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免费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