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九课辛亥革命教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辛亥革命一、革命士的奋斗(一)浏醴起义浏醴起义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乡、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1905年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1906年同盟会会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确定了乡、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 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失败,道一等死难。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以后中国南爆发的一次范围最大的反清革命斗争。(二)安庆、绍兴起义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与著名的女革命党人、同盟会负责人秋瑾联系,准备浙、皖两省同时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 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绍兴坤士道南出卖了秋瑾。14日下午,清军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三)起义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2月2日,同盟会会员明堂、关仁甫率乡潜袭镇南关,夺取三炮台。3日,亲率兴、汉民等至关,登上炮台,全军鼓舞。次日,决定回河内筹款筹械,命明堂坚守。明堂坚持数日,枪弹告罄,8日夜弃台,退至安南子大山。(四)广州起义1. 背景: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先生为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武装起义,但是起义连续的失败,这使少数革命党人对前途失去信心,转而走上暗杀道路。只有等人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对革命成功充满信心。他们决心在广州发动一次更大的起义,以此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2. 过程: 1910年11月,在马来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起义。他们计划首先占领广州,然后入,出,会师南京,举行北伐,直捣。 同盟会接受历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发动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筹款购械、组织联络都有专人负责。为了更好地领导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

 

第九课辛亥革命教学案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8    下一篇: 辛亥革命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