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精品)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到20世纪初)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发电机西门子1866德国电动机格拉姆1870比利时电灯泡等爱迪生1879美国内燃机卡尔·本茨等19世纪80年代德国飞机莱特兄弟1903美国有线电报莫尔斯美国有线电话贝尔19世纪晚期美国无线电报马可尼19世纪晚期意大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遍及欧洲北美 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发 展势头赶英国。本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17~1790.4.17美国参加起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曾进行“风筝实验”雷电存在斯·格雷Stephen Grey英国摩擦生电  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由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此时,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电生磁磁生电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1821年9月3日,30岁的法拉第设计了一个实验,实现了以电转动磁。1822年,法拉第希望把磁转变成电。1831年,40岁的法拉第设计一种装置获得了恒定电流,把磁转变成电的伟大理想终实现。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9.22~1867.8.25英国萨里郡纽因顿“电气时代奠基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电磁学理论法拉第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爱迪生的主要发明投票计数器普用印刷机改打字机第一所中央发电厂白炽灯世界第一座电影“摄影棚”活动电影机大型碎石机留声机传真电报有声电影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精品)
上一篇: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16    下一篇: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