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3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条件①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大量资本和雇佣劳动力②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技术条件③国外市场的扩大,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凯伊哈格里夫斯瓦特富尔顿(美)史(英)飞梭妮纺纱机改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工业革命的开始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工 厂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政治前提市场条件      (直接原因)技术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科学的世纪:1、西欧各国认识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1)宽敞的实验室、精的实验仪器。(2)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出现了专门的理工大学。(3)以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   家群体——科学学会。2、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19世纪中期,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开始19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范围遍及欧洲北美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赶英国。4、最突出的标: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法拉第出生英国新英格兰,他出身贫寒,主要靠自学成才。14岁时他跟一位装书兼卖书师傅当学徒,利用此机会博览群书。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生最伟大的发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利用电提供了理论。(1)理论:1831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电力的广泛应用(最突出成就)早期发电机早期电动机  1866年,德意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人类即将叩开电气时代的大门,到1870年,格拉姆(比利时)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生产和生活领域。随后,电车、电话、电灯、电报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1866年 西门子(德) 发明发电机 1870年 格拉姆(比) 发明电动机(2)电的发明:  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爱迪生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研制成功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建立了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3
上一篇: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4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