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初三 历史组  18.10.11  共24分知识目标1、知道新经济政策实的背景、内容、及其带来的影响。2、知道苏联工业化的概况和成就、特点、客观评价苏联工业化的成就。3、知道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内容。4、知道“苏联模式”的 内容及特征,客观评价“苏联模式”。小结 一、选择题(每个2分)1.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 国民收入(%)农业产值(%)生铁产量(万吨)规定指标数应增102应增501700实际完成数增加60下降14616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     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20世纪20年代早期,苏联进口了成千上万台拖拉机,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福特公司和国际收割机公司。就连斯大林也说:俄国革命加上美国的效率,这就是列宁主义的本质。据材料,这里“美国的效率”是指( )A.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B.国家干预经济的式C.允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D.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3.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我们……开始作战略上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安排得更稳妥。”材料中的“退却”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4.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5.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法。表2反映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表2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项目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C.新经济政策的实         D.高度集中的经济 政治体制的创建6.下列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初步实 现了农业机 械化     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上一篇: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下一篇: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