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精品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目标知识与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知识;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过程与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成败,使学生了解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借助材料与教材内容,小组讨论,探讨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力量虽然遭受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最终失败;改革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改革创新,更要人民生活水平。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1)成立的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评价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人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位的内部改造。中苏互助局面的出现:(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二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米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米的种植面积。1953年全苏的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由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米经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彻底破产。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推倒斯大林像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事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评价: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重心在军事面,但改革仍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国民经济畸形发展,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2、勃列日涅夫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精品课件
上一篇: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4    下一篇: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公开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