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8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 ”,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小平”!导语3:3月18日,俄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了76.1%,第四次当选俄斯总统。早在普京第三次当选俄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1.了解“经互会”建立和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推广,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基本史实;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3.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互会和“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的分布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资料图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驻华大使(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资料图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资料图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2.内容:3.结果:失败,赫鲁晓夫下台1.背景:    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面2)政治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 行改革农业: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米“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失败原因:    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经济改革:重工业  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烈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措有影响?【图解改革】目标导学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1.背景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8
上一篇: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7    下一篇: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