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16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1、文艺复兴的背景(原因)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文艺复兴的摇篮——佛伦萨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马文化的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2、文艺复兴的式?中世纪时期的圣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冷漠,缺少人情3.比较一下不同时期的圣母画像有不同?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有影响?实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影响: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核心:人文主义追求理性、科学人性至上追求现实幸福扬人性追求自由探究点1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  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佛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神曲》即为流放时所作。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评但    但的代表作是《神曲》,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品通过描写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文艺复兴文学艺术三彼特拉克薄伽丘彼特拉克  他最先提出了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号召,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写过很多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歌集》,他的诗歌影响很大,为此他赢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薄伽丘  《十日谈》是世界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小说家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年)。  作品描述了1348年意大利佛伦斯流传瘟疫病时,十个青年逃到郊外别墅居住,他们除了唱歌跳舞之外,每人每天还要讲一个故事。他们一共住了十天,共讲一百个故事,因此得名《十日谈》。伽丘把这一百个故事镶嵌在一起,使其既各自独立成篇,又互相联贯,组成一个整体,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服从统一的主题。《十日谈》这部作品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凶残和教会的虚伪,在中世纪欧洲反对封建道德和宗教权威的斗争中,起了积极作用 。探究点2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奇  达·奇:意大利人,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16
上一篇: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精品课件二    下一篇: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校级公开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