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8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14世纪的意大利,是人文主义者借助希腊、马的古典文化,开展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文化运动 。   时间:兴起国:14世纪意大利一、西欧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古希腊、古马文化的复兴。有好一时间,被认为是简单地恢复了古典文化。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真正要“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体系造舆论。 文艺复兴不是重复而是创新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恩格斯                                     读材料结合所学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实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最先兴起意大利呢?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意大利产生。佛伦萨威尼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恩格斯 文艺复兴幻游《地狱》  长诗《神曲》无情地揭露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神曲》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的赞美,这也是人文主义的典型特征。幻游《炼狱》幻游《天堂》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1、但(1)作品:《神曲》(2)地位但被誉为文艺复兴运动的驱, 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达·奇米开朗琪拉斐尔“文艺复兴美术三”《蒙娜丽莎》嘴角上一丝淡淡的微笑, 流露出她难以抑制的内心情感。画中人物肌肤丰满、 柔嫩,刻画出了这位年轻妇女的健与活力。 画家对人物的如此描绘, 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性的肯定和赞美, 体现了人文主义新的思想意识和新的审美观念。《最后的晚餐》  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现藏米兰圣玛利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密欧与丽叶》《哈姆雷特》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悲剧《密欧与丽叶》喜剧《仲夏夜之梦》书影喜剧《威尼斯商人》书影大约作1596~1597年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2、达奇(1)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莎士比亚(1)作品:悲剧:《密欧与丽叶》《哈姆雷特》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2)地位:莎士比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8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9    下一篇: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同步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