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6世纪)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文艺复兴-------人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的发现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1.背景一、文艺复兴①中世纪,马教皇和天主教会专横的宗教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4、指导思想(核心) :2、采取式:复兴古代希腊马文化,并进行创新3、实 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这个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恩格斯追求理性、科学人性至上追求现实幸福扬人性追求自由5、扩展:15-16世纪,从意大利开始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7、文艺复兴的代表成就:绘画、文学作品、各种著作6、在社会的流传式: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恩格斯: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时势呼唤英雄英雄成就时代但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佛伦萨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1)人物:(2)地位:(3)出生地:(4)代表作:《神曲》(一)《神曲》中的人性——但(诗歌面) 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共100歌,描写了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过。在圣女贝阿德丽采派来的古马诗人维吉尔的指引下,诗人走出了绝境。诗中通过隐喻的手法来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神曲》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结合但的名言思考:《神曲》中的人性还体现在哪里?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认为人对自己的命运具有不可推脱的责;追求知识“文学三”  彼特拉克,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但,文艺复兴先驱  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出代表。代表作《十日谈》。彼特拉克  他最先提出了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号召,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写过很多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歌集》,他的诗歌影响很大,为此他赢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1)人物:(2)出生地:(3)身份:(4)成就:(5)代表作:达?奇佛伦萨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绘画,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最后的晚餐》《蒙娜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
上一篇: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课件三    下一篇: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