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0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学识和写作背景,熟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论证思路。3、感受作者驳论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法:1、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并感受语言风格。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式,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难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4、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过程第一一、新课导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精神幻灭之域。”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有力地驳斥了这种悲观论调。二、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字豫才,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答案示例: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提出对的论点和论据。第二部分(3~8):反驳对的论点。第一层(3~5):直接反驳。第二层(6~8):间接反驳。第三部分(9):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答案示例: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四、小结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那么作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0
上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18    下一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1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