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① 积累词语,了解“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② 理解本文反驳论证的法③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其语言尖锐犀利、富战斗力和嘲讽意味的艺术特点2、 目标①通过分析文章中所用的论证法和语言,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并培养其逻辑思维②学会用道理反驳别人的观点3、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体现出来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这种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 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局面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精神幻灭之域。”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师:阅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这样的论调会对当时的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自由谈论感受。师:当你严重不同意对的意见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办呢?鲁迅先生的选择是说的对心服口服。1934年9月25日,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谈谈你的感受。2、读完这篇文章,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和以前我们学的文章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明确: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文的思路: 树靶子(摆敌论论点)、打靶子(驳敌论论据)、立观点(证明自己观点)。三、树靶子1、作者树的靶子是什么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有没有同学能够尝试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句话读出悲观失望的情绪呢?引导学生读出悲观失望的情绪。3、这种论调的依据是什么呢?读1—2自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嘲讽。)“我们”指谁?材料补充:(1)“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2)“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3)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四、打靶子1、作者是抓住那些要害将其打倒的?(读3—5)(1)有过“他信力” (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下一篇: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人教部编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