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4* 姥姥进大观园 有一部鸿篇巨著,记录了以府为代表的封建家庭的兴衰荣辱历史,描写了以宝黛为首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刻画了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几百年来长盛不衰,几代人为之赞叹,甚至专门成立了研究学会,它就是《红楼梦》。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的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3.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4.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一、新课导入播放《姥姥二进荣国府》的视频。视频里的这个老人就是姥姥,她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通过作者的妙笔,她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看似与府毫不相干,却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的出现使四大家族这样的富贵豪门和平民社会的现实背景相联系,而且她见证了府的荣辱兴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的妙笔,看一看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戗金(qiàng)   纨(wán)    蓼溆(liǎo)银箸(zhù)    撮弄(cuō)    发怔(zhèng)岔气(chà)    促狭(xiá)    筵席(yán)2.作者链接。(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又号溪、圃。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衣世家,是江宁织造寅之,颙之子(一说兆页之子)。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正六年(1728),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随家人迁回老宅。后又移居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3.背景链接。在《红楼梦》中,姥姥曾三次进出荣国府,第一次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进荣国府向姐讨要银以度日。第二次是在一个丰收年后,给府送去一些土产品表达作为远亲的心意。第三次是府遭难没落后进府接走姐的遗孤巧姐回乡下避难。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原题是“史太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姥姥二进大观园,姐和鸳鸯为了取悦母,合谋让姥姥在吃饭时出洋相,导演了一场各具情态的笑剧。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交流点拨】①时间:吃早饭时。②地点:大观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上一篇: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教学设计打包下载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刘姥姥进大观园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