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考古不是探宝,不是历险,也不是寻求刺激,它是对以往生活的一种探测和寻找。                         ——颜海英(大学历史系教授)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我国汉墓分布简图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读1、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时间与改进者,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2、找出东汉的名医及其医学成就,讲述仲景和华佗的故事。3、找出司马迁创作的《史记》的体例、内容,理解司马迁成功创作《史记》的原因。4、找出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时间,基本教义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天水我国汉墓分布简图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天水放马摊汉墓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汉景帝时期西汉天水放马摊纸地图 “纸,絮一苫[shàn]也,从糸[mì]氏声。”    ——东汉慎《说文解字》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5.6cm2.6cm 1.纸的发明 我国至少在什么时期发明了纸?西汉初期最早纸的原料是什么?2、蔡伦改进造纸术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  这种纸原料易找,又价格便宜,易推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料是什么?有优点?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一说:造纸工序是怎样的?15432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纸’。”          ——《后汉书.蔡伦传》东汉和帝年号,公元105年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蔡伦改进造纸术有意义?     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出去。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思考:在纸发明以前都有哪些书写材料?陶器甲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莎草纸羊皮纸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有的笨重,有的很脆,有的昂贵    “发掘墓葬的重大意义,体现在通过对它的整理和研究,改变了我们对历史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认识。马堆汉墓就是这样一种发现。”       ——学勤(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天水长沙我国汉墓分布简图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马堆1号墓发掘现场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马堆3号墓出土的漆盒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    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科技与文化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